进口商经过境内市场调研后,认为拟进口商品适合在境内销售,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方式,预期能够获得可观收益,就可以开始调查境外市场情况。

拟进口商品

1.对出口国家(地区)及供应商的调查

因各国家(地区)市场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均不相同,进行市场调查可以比较、评定各国家(地区)市场的潜力与等级,作为开展业务的参考。

2.了解贸易伙伴的市场和管制情况

贸易伙伴市场不仅受供应商影响,还受政府管制措施的影响。因此,需要了解贸易伙伴供应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供应商的结构与习惯如何,相应的管制措施有哪些(如美国针对部分产品对华限制出口)。

3.对出口国家(地区)特定商品的市场进行的调查

一般包括:(1)地理状况:位置、面积、地形、气候;(2)人文状况:人口、语言、宗教、风俗、收入;(3)交通状况:通信方式、港口运输设施;(4)政治状况:政治稳定程度;(5)商业情况:商业习惯、供需季节、国际收支、国民购买力;(6)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开发程度、产量;(7)相关法令:外汇、贸易、关税法令;(8)金融汇兑:汇率、通货膨胀率等。

4.对拟进口的商品和世界供求状况进行调研

针对拟进口商品,调查其主要生产国家(地区)、生产技术水平、工艺特点、生产周期、生产成本、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产品的质量特点和使用效能、产品的销售周期、产品的市场竞争程度、产品的世界消费水平及其特点、境内和境外市场价格状况等内容。

5.对我国和商品出口国家(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进行调研

调查商品出口国家(地区)与我国的政治和贸易关系,是为了防范将来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在该阶段,进口商应当了解政治局势、总体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特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货币制度(特别是外汇管理制度)、经济法律和条约(特别是贸易政策和法规),以及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数量、金额等。通过调研,进口商应当对我国和出口国家(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总体把握,评价国家和产业的市场潜力,选择合适的进口贸易对象,预估未来贸易中可能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并顺应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