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本质能消除国际商品供给不对称,电商口碑化营销方式利于商家塑造品牌,提升商品国际竞争力。据预测,2020年全球跨境B2C 电商交易额将达到9940亿美元,惠及全球9.43亿消费者,其中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以 53.6%的新增交易额贡献度位居首位,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费市场。

跨境电商

从互联网商业模式角度来说,跨境电商共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到政策推动的产业转型,这些阶段不是断层的,而是持续交叉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分工进一步细化并取得快速发展,显示出大型工厂上线、平台B类买家成规模、外贸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剧增四个特征,主要平台模式也由C2C、B2C向BB2B式转变,批发商买家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主要订单。

在萌芽期,全球跨境网购的需求较弱,消费习惯尚未形成,行业配套服务不完善,消费者体验差,行业发展较缓慢,包括到后来,淘宝网“全球购”等涉足跨境时期,进口仍一直不温不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直至政策规范化、海淘阳光化才使得跨境进口电商发展迅速。在探索期,行业各方促进了成熟商业模式的出现,电商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可视化的商品展示便于吸引海外客户,一大批外贸电商在此期间壮大。

在发展期,在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的双重利好下,市场中主流厂商逐步确立并开始进行市场推广。国家发改委在2012年年末推出了“1137号文”,由海关总署主导,跨境电商通关服务试点拉开序幕。2014年是跨境电商的起航点,海关总署56/57号文确定了跨境电商专属的监管代码,以及对进口“三单对碰”的监管流程。随后,政府多次宣导和政策支持,各行各业对跨境电商领域的关注和投资热潮被唤醒。

确切地说,行业各个环节的商业模式被认知,各类玩家纷纷入局,促成2015年网购保税模式爆发。国内外电商巨头、传统零售企业、非电商零售企业、外贸商及物流商等都切入了跨境电商行业。2016年进入政策调整期,一方面国务院决定放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继续扩大试点;另一方面针对税收和监管,出台相应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及通关新政策。强化出口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出发点,电商会自发地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度,继而增强海外客户黏度。跨境电商再出发,形成外贸制高点。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