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制造大国、出口大国,但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制成品,主要是贴牌代工,以品牌+自主全球分销网络出去的极少,这样也就谈不上直销和售后了,贸易一锤子买卖,跟海外本地化运营没半点关系,所以跨境电商之前,在国外也很少看到服务于国内品牌商的专业物流海外仓。

海外仓

当然,随着华为、海尔、联想等优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这个领域的海外仓需求也在缓慢增长,但相比之下,跨境电商所带来的突破是史无前例的。自建、租用、FBA仓均属于海外仓,自建难度最大,FBA最成熟,但对选品规格限定多、入仓严、成本高,客户无条件退换货使之无法二次销售,第三方海外仓服务更灵活。Amazon 基于“跨境配送网络、全球云仓体系”,毫无疑问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海外仓运营商。

消费者常倾向于购买使用FBA的产品,卖家对海外仓的需求确实在增长,但为了排名和转化,更多的需求流向了具有流量和服务优势的FBA手中。在亚马逊销售的中国卖家大多数都通过FBA发货,其龙头地位无人可撼。

如今FBA店大欺客,在全球拥有90多处仓储中心,很多人可能有感于大卖家自建海外仓的先见之明,事实上,他们很多也是被逼出来的,无限扩张的品类对包装、物流及售后的专业性要求剧增,前几年第三方海外仓还不完善,直邮已经不能承受之重,后端运营已达极限,只能自建海外仓。

自建海外仓对大卖家而言,就是建一个海外分支,涉及人财物的问题颇多,资金压力、货物安全、运营风险等不得不面对。财力不足、不够专业绝不要贸然启动自建海外仓,从起步到层层搭建成一个完整的经营体系,将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如果只是把海外仓作为直邮的另一种补充,最好交给第三方海外仓,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即便规模较大也可以合作租赁。当然,如果财大气粗另当别论,可投资或收购国外仓储物流公司直接搞定。

第三方海外仓,有一部分是卖家转型,凭借在市场打拼的敏锐嗅觉,发现这一旺盛需求而转型做物流服务商。依托境外华人社区以及海外公司的管理经验,从自有海外仓拓展到平台化服务,在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的同时,发挥资源共享的效应。

不过,平台对于自营商品和在库其他商品很难一视同仁,还会通过分析来扩大自身选品的优势。第二是货代、物流类,从专线、空海代、清关等起家拥有优势的运输资源和清关能力,资金雄厚、业务规模大的,甚至是目的口岸的庄家,通关、退货、转运等服务是其特色。

2017年,FedEx也涉足海外仓,推出 FedEx Fulfillment仓储,类似FBA的一站式物流网络服务,企业客户将商品储存至其美国及加拿大仓库,后续订单打包及配送由FedEx全权处理。还有的,在海外代理网络较强,在某些国家或区域,通过物流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分拨仓储和门到门的终端配送服务。

第三外贸类,掌握国外买家资源的物贸一体化企业,长期扎根于某个商品领域,传统为直客B2B定制化一站式服务,有一定资金积累及仓储条件,背靠国内的供应商资源,或基于某些核心大客户的业务需要,搭建海外仓平台。还有些小型海外仓,属于贸易、转运或华人创业公司,由于缺少直客资源,多限于局部小范围运作,但可对细分领域或大客户提供精品服务,船小好掉头,“小而美”也是第三方海外仓发展的一个方向。

行业不断涌入,如何在众多新晋海外仓中租用可靠的服务,服务、时效、价格等因素,都是基于其是否具备以下几种专业能力的评价。一是大宗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及承运人航线上的资源,保证稳定的头程舱位和高质量的操作水平,及时补货上架,海外仓常常在整合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兼营专线。

二是海内外留易清关,商品五花八门,对于外贸清关的能力要求颇高,符合各国海关政策法规的各项要求,降低税费成本。

三是仓储管理,电商对仓储库存以及订单处理的准确率要求很高,加上每日大笔的订单量以及高频率的退货,海外仓库内作业至关重要。国外人力成本高昂,免租期、仓租优惠、本地快递折扣等价格因素往往体现的是管理水平。

四是技术,平台抓单、库存管理、先进先出、批次要求等,没有连贯的系统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而库内的拣选、包装、发运等环节应用自动化技术以提升服务效率及可靠性。

五是服务,努力提供全程一站式门到门服务的同时,加强本地化举措,如提供特殊包装、简易修补、FBA中转、退换货、报税、转售等增值服务;或者专攻特定的垂直品类,如家具、汽配,把品类服务做到极致;同步海外仓新政策,对接某些新平台、拓展尾程物流渠道等。海外仓企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找准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