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锚定效应

所谓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锚定即为定位的基点。下面列举几种基于“锚定效应”的具体定价方法。

(1)用环境影响消费者的价格印象。

类似一瓶可乐在小卖部卖2元,在大排档就可以卖3元,在酒店就可以卖8元等,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店铺的商品,可以在商品的标题、主图、拍摄风格、选择的模特、页面设计、方案设计等方面构建不同的展现环境,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判断。比如对于同样一件毛衣,用手机简单拍摄,进行简单页面设计,价格能卖到150元;如果聘请专业模特进行拍摄,页面设计得比较时尚,价格就能卖到180元。同样的一件毛衣能够卖出不同的价格,主要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感知发生了变化。

(2)数量暗示。

这是指用数量暗示引导消费者一次购买多件商品。比如商品可以采用“2件99元”的标价方式,通过数量暗示来让消费者对购买数量的最小值进行“锚定”;也可以通过设定“购物数量上限”如每人限购3件等方式,从最大值角度进行“锚定”。

(3)价格对比。

商品详情页上的“划线价”,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参考的“锚定”。通过“划线价”和“秒杀价”的对比,可以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更便宜’的感觉。

2.损失厌恶

所谓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心理。很多店家通过抢购和限时优惠营造商品的“稀缺感”,让消费者觉得如果不参与这个促销,就失去了一个机会,这是在激励消费者尽快做决策下单,不要损失这个机会。基于损失厌恶的店铺商品定价可以采用非整数定价、尾数定价、价格分割、限时优惠等形式。

非整数定价主要针对价格不高的产品,将价格定为8.9元、19.9元、38.8元等形式,一般不超过百元,非整数往往比整数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觉得商家定价非常精细、慎重。

尾数定价是指利用消费者求廉的心理,以零头数结尾,使用户在心理上有一种便宜的感觉,或者是价格尾数取吉利数,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销售,一般定价时经常用“8”或者“9”来结尾。

价格分割主要也是为了迎合买方的求廉心理,将商品的计量单位细分化,然后按照最小的计量单位报价,比如手撕面包直接按照“个”进行定价,每个手撕面包2元,通过这种方式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价格便宜的错觉,进而调动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

限时优惠是通过在特定的营业时段提供优惠商品,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618年中大促”“双11”“双12”等均采用限时优惠定价方式,以刺激消费,提升交易转化率。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