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国际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其中,税务和结汇风险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跨境电商的出口税务和结汇风险”这一主题,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税务风险。 在跨境电商领域,由于报关事项复杂,企业可能会通过隐匿实际收入等手段逃避税务义务,导致较大的税务风险。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多以零售业为主,单价较低,规模相对较小,财务制度可能不够健全。再加上企业对税法知识的欠缺和对税收政策的不足了解,可能会因为程序的繁琐和较高的成本而不愿规范处理。此外,一些贸易模式报关流程复杂,企业缺乏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值税出口退税方面,有的企业难以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无法完成出口退税,可能会采取非法手段,通过购买他人出口单证,匹配虚假增值税转筒发票,形成非法的“买单配票”骗税流程。

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跨境电商企业的收汇方式多样,为企业隐匿收入提供了机会。有的企业将货款直接转入境内私人账户,既不申报企业所得税,收款人也不按规定申报个人所得税。

在出口环节的增值税方面,如果企业无法取得合法的进货凭证,即便购进货物用于出口,也可能被要求视同内销并征税。

2、结汇风险。 2020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在跨境支付、外汇管制及服务方面给予了便利。这些政策明确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凭借交易电子信息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这为解决境外收款与海关申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但也可能引发结汇方面的风险。

轧差结算方式可能导致外汇违规转移风险,特别是在9810模式下,海外仓费用支出的真实性难以核查,可能导致企业通过夸大、虚构费用的方式,将外汇非法转移出境。

境外虚假订单可能带来洗钱风险。由于交易发生在境外,买家信息及交易数据难以追踪,如存在虚假交易,企业可能成为洗钱通道。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税务和结汇风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同时,企业应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