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角度探查行业潜在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以应对行业风险
第三方跨境支付潜在风险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来首先来自于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本身,例如挪用用户资金等由于经营不善或违规行为而导致不能履行相关责任的风险,以及泄露买卖双方信息或交易信息;其次还存在商户的信用风险,一部分商户存在隐性经营非法违规业务,部分机构考虑自身利益会包容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交易。
信息不对称风险
交易真实性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服务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具有小额、高频、海量等特点,同时存在交易信息采集困难等问题,如何保持处理效率同时确保交易的真实合规,对支付机构及其合作银行具有较大挑战。
洗钱风险
在第三方跨境业务中,整个流程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代理兑换,这使得不法分子有机会避开金融机构审核,利用伪造身份进行虚构交易以套取外汇,并迅速多次、多地将资金转移至境外,实现洗钱目的。非持牌机构有机会避开监管视线范围,效仿地下钱庄或同地下钱庄等非法组织勾结,通过境外合作机构变相实现资金跨境转移。
监管层建议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对于跨境交易从业人员资格及业务规范应有明确要求;同时压实支付机构及其合作银行责任,合作银行履职不到位,承担连带责任。
加强科技监管手段
我国现有外汇交易数据统计及检测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应在外汇非现场系统中设立第三方跨境支付独立监管模块,或要求数据直接接入而非通过银行间接打包上传。
健全反洗钱法规体系
明确跨境支付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操作细节;完善跨境支付业务反洗钱法律律责任和处罚规定;明确支付机构和收单银行在信息传递中的反洗钱义务。
促进跨境监管合作
可借鉴国际贸易协定及跨境监管机构经验,完善我国第三方跨境支付监管规则以与国际化标准接轨;同时联合其他国际跨境支付监管机构,以形成区域内统一监管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