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企业完成备案及通关手续,电商货物批量入境,进入海关监管场所或保税监管区域,网上产生订单后,在区内打包并申报清单,进行捆绑装车并配送出区,事后集中缴纳税款。
海外直邮即商家在消费者下单之后通过物流公司一单一单发回国内;集货直邮则是商家在接到订单之后将货物集中存放在海外的集货仓,达到一定包裹量之后再统一发回国内。这两种模式的成本较高、效率也较低,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平均历时在30~40天。而保税模式则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将热卖商品屯放在国内的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直接从保税区发货,一方面节省商家的物流和人力成本,物流速度还几乎与国内订单无异。另一方面,通过保税模式进入仓库的货物,可以以个人物品清关,在税收和检验检疫的环节都享有优势。
小规模的跨境B2C模式无法撑起整个跨境电商进口,B2B2C成为主攻方向。保税区内建仓,使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BBC模式,可以极大地改善跨境网购的速度体验。先备货后接单,国外商品整批抵达国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如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等。
商家根据消费者的下单情况,商品从保税区直接清关发出。消费者的退保税换货体验如同国内电商,海关的商品备案及溯源机制,规避了以往海淘“灰色”进境的风险。同时,“拼箱海运+保税仓”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高效、批量引入国外产品,货物进入保税区,理货后再报关,入仓处于保税状态(出区时才缴税),滞销产品也可以不缴出口关税直接退回海外。保税进口适合规模经营,实力较为雄厚的跨境平台成为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一时间保税仓成为被争夺的“粮仓”,资源的稀缺性直接导致试点口岸的保税仓租金大涨。除了需要抢资源、投入大,保税进口在各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执行细节也不一样,入驻前置手续繁琐。通常,跨境电商公司选择保税仓及配套服务公司后,通关、支付必须跟海关已准人的公司合作。总体来看,从前端消费者的反馈来看,这一发货方式已经被普遍认可,只要不断有品类能继续通过保税进口方式进口,整个跨境电商市场会越做越大。
(二)备货模式流程
跨境电商BBC保税进口流程:
(1)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电商平台从境外商家采购备货;
(2)境外商家发货(B)一国际段运输一自贸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一申报查验(海关)一保税仓库(B)一出区申报/出仓核销(中国海关)一国内运输配送一消费者收货(C)。
(三)备货模式的特点
1.优点
保税备货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用户体验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从下单到收货的物流时间短,与国内的传统电商差不多,短则当天送达,长的话也就三五天送达;
(2)保税备货模式的物流成本低,国内的人工费本身很低,而集运相对于直邮来说,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物流成本;
(3) 商品质量有保证,退换货较其他模式的跨境电商也更便捷。
2.缺点
(1)SKU有限,对于保税备货模式来说,保税仓的规模是有限的,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于保税仓的争夺也会很激烈,所以,有限的仓储就成了一个蹩脚的难题;
(2)资金回流慢,保税备货模式是针对于大宗商品的,商品量很大,短期内销售完的难度很大,一般都需要较长的周期;
(3)选品要求高,保税区对入库商品有严格的审核,海关会定期进行检查,所以,不是优质商品就不要选择这个渠道了;
(4)跨境电商的政策波动很大,新兴行业的发展走向不明确,政府需要及时地予以调整,对于卖家来说,政策的影响有时候是很大的。
当然,备货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经营风险。保税备货模式下,备货提高了资金占用成本,库存、滞销及汇率的影响不容回避。如人民币连续贬值,以高汇率从美国提前运到保税仓的商品迅速集体贬值,售价却无法变化,集采压力骤增。常规化囤货需要稳定的供应链,“爆品”同质化,很多跨境电商的产品授权来自国际商贸公司,中间辗转经过多个供应商或经销商,没有品牌的直接授权,加剧货源的不确定性。对于需求小或不稳定的长尾产品,库存的管控成本大、不划算,不如空运直邮。与此同时,保税仓容易滋生假洋货及假授权,不管各大B2C平台如何宣称正品,从流程上看,保税仓最方便“洗白”。比如,商家拿一批仿品去海外兜一圈再放到保税区,经“保税区一日游”拿到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许可,消费者无从辨别。因此,保税仓备货天生适合大电商,拥有可靠的资金链,利用本身品牌影响为其背书,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其次是政策导向。历经政策的波动,企业也变得更加谨慎,折中的规避风险做法是,降低对目前试点城市保税仓的投入,将相当一部分品类转向海外仓,两条腿走路,基本形成了“日用爆品保税进口、贵品长尾品海外空运”的局面。
保税备货模式适用于大宗货物,必须报关,其服务商也是大宗货物物流服务商。在清关政策上,保税区理论上不属于入境,所以货物进入保税区时可暂不报关及缴纳税费,只有在用户下单后以零售包裹入境时再报关缴税。所以,保税备货模式适合于自营模式及批量采购的卖家。跨境电商两种进口形式的对比如表4-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