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不论是水货还是假货,它们反映的都是国外货源问题:很多业内卖家无法从品牌商获得直接授权,因此不得不从当地市场"扫货",水货便产生了,然而,这类货源采购门槛低、成本高,外加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甚至亏钱,于是促使一些卖家造假,这就有了跨境电商假货。

怎么破解上游货源问题呢?

方法很简单:获取国外品牌商或零售商的直接授权。然而,这个方法有非常大的执行难度,以至于阿里巴巴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网易考拉的丁磊等都亲自出国"采购"。显然,2015年是一个丰收年,各大型跨境电商玩家都与国外很多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天猫国际独领风骚,成功邀请到了麦德龙、Woolworths、Costco等知名零售商及资生堂、Blackmores、Brita等知名品牌商入驻。

然而,那些创业型企业怎么办?

面对国外知名的商超、品牌商,这些创业型企业毫无谈判的筹码,甚至连国外的二线品牌的代理也拿不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可能会铤而走险,引入假货以求生存。实际上,创业型企业是存在成长空间的。要知道,国外商品极其丰富,当前国人熟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创业型企业能够深耕这些长尾产品,利用网红、社交媒体等方式将其引爆,那将赚得巨额利润。常见的玩法如下:首先,主流品牌的奶粉、纸尿裤等刚需产品必须要有,且售价不宜显著高于同行;其次,对于长尾产品,要阶段性上新测试,并梳理出有潜力的商品;最后,当某款产品出现火爆的苗头时,立即组织人员与相应品牌商深入谈判,同时加大对该商品的流量支持。若最终能与几个国外小品牌深度合作,并帮助其引爆中国市场,那么创业型跨境电商企业不仅能在市场立足,而且能以不烧钱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

因此,假货并非中小创业型跨境电商企业唯一的生存之道。在当前,尽管国外货源依旧存在很多痛点,但企业的持久发展,靠的是精耕细作的大智慧,而不是那种隐蔽式造假的小聪明。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