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说:“市场经济的最终两个主宰是消费者与技术。”过去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而消费,偏向于购买性价比高或者促销产品,即花最少的钱买到一款符合需求的产品。

符合需求的产品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部分消费者走向了品质消费:介于“屌丝经济”和“符号型消费”之间,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实用层面,也不盲目追逐名牌傍身,更能彰显个性和价值观,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发展到彰显个人品味及个人情感的需求。

用户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呈现“频次略低”但“客单价更高”的特点。三成跨境网购购物者在 2016年的购买频率达 3~5 次,频次为国内网购的 76%,但客单价要高出一倍。消费升级的现象和高端单品的市场占比显著上升,在与健康相关的品类中表现尤为明显。

一是产品质量。消费意识提升,出于对安全健康、正品保障等的扣心,“信任危机”迫使了消费者的海淘进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国人对国产奶粉失夫信任,开始从欧美等购买进口奶粉,德国Aptamil、荷兰Nutrilon等长期被抢脱销。

2014年,曝出国内品牌卫生巾含荧光剂事件,来自日本的 Laurier、COSMO、 NaturaMoon等品牌又成为当年海淘搜索关键词。健康第一,消费者对于品质安全的关注远远大于价格,母婴、化妆品和健康食品三大类始终占进口主流。

2015年“双11”,天猫有5000多个海外品牌参与,其中母婴成交占比30%,美妆占比22%而每年“3·15”曝出的各类触目惊心的造假卖假,消费者对国货只能怒其不争,到海外各大品牌官网选购。欧美国家对假货惩罚力度很大,更是将食品、用品安全列入刑法,加之劳动力稀缺、昂贵,在美国绝对不会有人为造一双假耐克而不顾代价。

二是消费能力提高,追求品质消费。跨境消费主力--中产阶级崛起,收入增加、人民币升值,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升级,出境游及留学人数攀升,对国外商品更了解,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及多样性。

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8000美元,有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人在2016年达3亿,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升级逐渐旺盛。国产的品类、功能和使用体验,有效供给不足,境外新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轻奢品、马桶盖、炊具及各类进口生活用品,在C2C 平台上热销。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是整个跨境进口的主力,在十大海淘城市中,上海位居榜首,成交笔数占全国12%,北京紧跟其后占11%,其次分别是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汉、天津和苏州。群体消费能力超过国内电商,平均客单价高。

三是价格差(税)。由于国外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和化妆品)进口后在中国零售的价格显著高于在海外的购买价,即使考虑海淘的行邮税和物流费用,价格优势既然明显。其实海淘最大的差价是在于税。

线下进口与电商价格差异显著,主要源自税收政策、缩短渠道层级、品牌价格歧视等,价差的 60%~70%来自进口环节税收。随着近两年国内奢侈品市场增长放缓,消费日趋理性以及电商全球化的兴起,国外品牌的差异化定价已难以持续,高端品牌全球化定价将是大势所趋。

四是需求多样化。通过互联网购物、具有广阔视野、注重生活品质的“80/90后”新消费者,受过良好教育、收入稳定、年轻化等特征,被定义为iConsumer“新时代消费者”2,大部分进行过海外购物。

消费主义的兴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已逐渐从标品爆款走向个性化、差异化,消费更为大胆,对价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从高端奢侈品或大件商品,到牙刷、杯子、指甲钳等生活日用品。某些品牌和商品仅在国外有售,偏好产品稀缺,国内没有引进。

五是网购平台、支付及物流的便利化,商家有意加强推广,相关进口网站都有通俗易懂的打折信息、海淘教程,消费群体通过网络社交圈分享海淘心得。仅一个美亚Prime 直邮就能覆盖到生活各方面。

2013年是一个拐点,这一年中国的整体电商市场交易额超过美国,移动电商甚至达到美国两倍。消费者市场培育初见成效,二三线城市的消费群体开始大幅度增多,不辜负众多平台斥巨资做大范围的宣传推广。

在2010年,私人消费仅有3%来自线上,而至201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15%。预计到2020年,网购达到近10万亿元人民币,占总体私人消费的24%。电商平台给中国用户跨境消费带来巨大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国内用户跨境消费的门槛,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进口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