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网络目标市场的定位策略是一种竞争策略,体现着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定位的方式不同,竞争态势也不同,主要以下几种定位方式。
1.“针锋相对式”定位或“迎头”定位
这是一种与市场上占支配地位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定位方式,是一种容易产生危险的定位方式。它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定位在与竞争者相似或相近的位置上,同竞争者争夺同一细分市场。实行这种定位策略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比竞争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该市场容量足以吸纳两个以上竞争的产品和服务,比竞争者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实力。不过这种定位下,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入难度很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定位前一定要进行周密的网络市场分析与预测。例如,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持续不断地争斗;在摩托车市场上,本田和雅马哈对着干等。实行这类市场定位的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准确估计自身的实力,才能取得成功。
2.“填空补缺式”定位
寻找新的尚未被占领的领域,并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为许多消费群体所重视的位置进行定位。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适用这种策略:一是这部分潜在市场即营销机会没有被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容易取得成功;二是许多企业发现了这部分潜在市场,但无力去占领,这时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取得成功。
3.“另辟蹊径式”定位或“避强”定位
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方式。这种方式能使企业迅速在市场上立足,风险较小,成功率高,为多数企业的首选。当企业意识到自己无力与强大的竞争者相抗衡,从而获得绝对优势地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取得相对优势,即突出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某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上取得领先地位。比如,全球最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它提供便捷的物流配送和良好的服务,成为网上书店的领先者。
4.心理定位
心理定位是指企业从消费者需求心理出发、积极创造自己产品的特色,以自身最突出的优点来定位,从而达到使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特殊印象和树立市场形象的目的:心理定位应贯穿于产品定位的始终,无论是初次定位还是重新定位,无论是对峙性定位还是回避性定位,都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心理,赋予产品更新的特点和突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