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IPO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简称《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是在1996年12月20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有12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上缔结的,主要为解决国际互联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技术而产生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实际是“邻接权”条约。
该条约涉及两种受益人的知识产权问题:一是表演者(演员、歌唱家、音乐家等);二是录音制品制作者(对将声音录制下来提出动议并负有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该条约之所以同时涉及该两种受益人,是因为它给予表演者的大部分权利都是与其已经录制的、纯声音的表演相关的权利。
(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由序言和33条正文组成,目的是在数字领域,特别是互联网领域更好地保护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
《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8条、第19条规定了与《WIPO版权条约》相一致的保护“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义务。《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5条规定了与《伯尔尼公约》第6条之二的相似的“表演者的精神权利”。《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还规定了与《WIPO版权条约》相一致的“发行权”“出租权”和“限制与例外”,对录音制品的出租权可以规定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实行“非自愿许可”。《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5条规定了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广播权”,录音制品用于广播或向公众传播,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获得一次性合理报酬的权利,但缔约各方可以对该项权利进行保留(不适用该项权利)。
我国于2007年3月9日加入该公约,2007年6月9日公约对我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