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自媒体(网红)流量还处在红利期,好好利用它们很重要。当然在分析之前,必须强调先把流量通过推广到一定规模,再配合精细化运营,即偏私域模式,现在电商出海有了这个趋势,不过还没有发展到国内这么精细。

“网红”是一种金字塔结构,假设底层有100万KOC,那么最顶端只有1000名头部网红,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分母越大,整体流量聚合效应越强,金字塔也会越来越厚,事实上疫情使流量端的流量变厚。

国产自媒体流量的渗透率已超过50%,我们每个人观看抖音、公众号等自媒体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花费在APP应用内的时间。但是,国外不同的国家,总的增长速度也会比较快。大多数海洋品牌还很少通过网红进行推广,这里面需要很多数据分析工具,比如找出哪些网红有僵尸粉,网红的粉丝和商品是否匹配等等。

怎样寻找和产品调性类似的网红,如何判断视频的质量、交互率、带货能力,将直接决定ROI。手工方法去各个平台的搜索,是一件费力而且性价比很低的事。

就投放渠道而言,如今以YouTube、Instagram和TikTok最为成功,当然还有Twitter、Snapchat等。YouTube由于是中档视频,在各个平台上最具粘性,带来的转化率也是最高的。

虽然TikTok的用户粘性并不比YouTube那么高,但是TikTok有一个强大的流量池。短片的缺点是,网红的生命周期并不长,很多人靠搞笑标签火了起来,但是持续产生内容的能力并不强,也就导致了粉丝的粘性没有那么高,这和国内的抖音、B站、微博的格局比较相似。

对脸谱网和Google来说,这两个是APP出海的大企业。脸谱网很适合追求短广告商的首选,Google的起步会慢一些,但最终体量还不错,可供中长线获客选择。

Instagram的流量和广告都包括在Facebook里面,不能作为单独的平台进行变现。但是它并没有捆绑销售,只是作为一个可选选项,在后台广告Facebook的广告后台。

Snapchat有各自的广告系统,有点像今日头条或腾讯广点通,都有自己的广告后台和算法系统。严格地说,这些平台没有好和坏的区分,要按照各自的用户标签,去打开相应的市场。一般说来,相对于前几种平台,Twitter和Snapchat的流量和效果都是微不足道的,尤其不适合于电商。

为了把这些平台推广出去,团队至少需要配置2名运营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广告素材师和广告优化师,当然这两个职位也是市场上最抢手的。

此外,通过网红推广到一定规模后需要精细化运营,网红也容易与C端产生互动,比如把硬广调整为产品的持续性活动,如打折、新品预约、产品反馈、参与式购买等,通过这些精细化运营来拉动复购。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