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所在,是需要分配给业务员来进行转化和开发的。换言之,要开发公海客户,第一步是做好分配工作

如何分配?按照什么标准分配?这就需要一整套的规则,通过制度来明确并具体执行。下面先看一个房产中介的案例。

在房产中介行业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哪个业务员先联系上的客户就属于该业务员的潜在客户,其他同事是不可以插手的。

比如,我有买房的打算,走进一家中介,一定会有员工上前打招呼,然后询问我在这个门店是否有对接的业务员,是否有电话联系过,是否有微信短信交流。

对这三个问题,如果我全部给予否认,因我是第一次上门,他们就会指定一个业务员来为我服务。一旦指定了业务员,就等于门店其他业务员不可以跟我单线联系来抢我这个客户。如果我最后下单,也算是这个指定业务员的,属于他的个人业绩,他可以拿走成交的佣金。

而在此期间,所有的交流也好,看房也好,谈判也好,都是他单独为我服务,我们属于定向联系,哪怕有的时候,他需要同事协助,但我这个潜在客户依然是属于他的。

只有当我最终没有意向、没有成交,甚至主动告知我没有购房打算的时候,才会进入!对方的公海客户数据库。他们采用的是流水号分配。比如,业务员从1号到12号,公海客:户也是根据流水号一一对应着分配给的业务员。虽然这未必是最合适的方式,但相对而言,对大多数业务员比较公平,不至于有太多的主观偏向。

这家房产中介的客户分配逻辑大致是:先联系上的客户属于业务员手中的潜在客户。只有这个潜在客户在一定时间内开发不成功,客户才会成为公海客户,其他同事才可以去尝试二次开发,甚至多次开发。

大多数外贸企业同样采用这一套思维。通过客户的分层、筛选、淘汰、循环等,以及分配公海客户,来实现最大可能的转化。若在一定时间内开发无果,其他同事就可以接手跟进,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能反复再利用。

这一套管理手法,听起来逻辑很顺,十分激动人心。可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难题。

难题一:一定时间,究竟是多久?(是一个月,还是三个月?)

难题二:其他同事,该如何分配?(为什么是你联系,而不是我联系?)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