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扩大,其中跨境OTC药品作为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准入要求、政策变化以及不同的业务模式,对于跨境OTC药品进口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读跨境OTC药品的准入要求、政策演变以及业务模式。

医疗器械进口

一、跨境OTC药品的准入要求及标准。

1、OTC药品准入要求。

跨境OTC药品的准入要求与市场监管紧密相关。目前,进口商需要根据2019年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列出的准入药品进行申请。这些药品包括了中药酒、清凉油等,但并非所有OTC药品都可以直接进口。

2、医疗器械准入要求。

同样,医疗器械的准入也受到严格控制。根据目前的政策,进口商可以申请一类、二类以及部分三类医疗器械的进口。热门的医疗器械,如耳温枪、体温计、隐形眼/美瞳等,也在准入范围之内。

二、政策演变。

1、2018年政策调整。

2018年,财政部等13个部门发布了公告,调整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首次增加了跨境OTC类目,开放了一些品类如中药酒、清凉油、纱布、绷带等。

2、2019年政策调整。

2019年,政策又有了新的调整。新版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跨境OTC板块也有所调整。在这个版本中,新增了无菌外科肠线、凝胶制品等。然而,抗癌药品和创新药并未被纳入清单。

3、跨境医药电商试点。

2019年底,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北京开展了跨境医药电商试点政策。这一举措为跨境药品在电商领域的发展打开了大门。随后,试点政策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如河南。

三、业务模式。

1、直邮模式。

在跨境OTC药品的进口中,直邮模式是常见的一种。根据海关规定,直邮模式下,入境后的商品不得进行二次销售。包裹限额按地区划分,如港澳台为800人民币,其他地区为1000人民币。进口商需要提供收件人的身份证信息、收货地址等进行清关申报。

2、保税模式。

目前,跨境医药进口试点在不少地区开展,其中保税模式被广泛采用。例如,菜鸟在北京和郑州开展了跨境医药进口试点,以保税仓储为基础。不同的电商平台可能采用不同的物流模式,如天猫国际采取保税发货和香港直邮相结合的模式,京东国际以香港海外直邮为主。

结论:

跨境OTC药品的进口涉及到准入要求、政策变化以及业务模式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信息对于进口商而言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其顺利进口商品,还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和试点的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有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发展。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