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中,不可否认,提问是用得最多的方式。了解对方的需求,判断对方的价格底线等,都离不开高明的提问。高明的提问,不但能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更能引导谈判的方向,掌握主动权,控制谈判的发展态势。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问呢?

首先,可以对这次谈判的内容进行预热。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一方面,可以假想对方会对我们提出哪些问题。预先做好答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预先准备一些问题向对方提高,越详尽越好,同时也可以预想一下对方会怎么回答,这样可以有备无患。

其次,注意采用合适的提问方式:

1.用商量的口气比用命令的口气好。“你们这些货,必须在 5 月底交货,否则...”这种命令式语,谁听了都不舒服。如果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工厂不能停,你们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赶在 5 月底之前收到货?”那对方可能会认真地考虑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怄气。

2.赞美式提同。大多数人喜欢听恭维话,受到美,心情都会愉快。所以,聪明的提问者会先让对方敞开心扉。比如,有位著名记者采访一个内向的木匠:“您的手艺这么高超,有什么诀窍吗?”木匠说:“也没什么,就是多练呗。”记者说:“我真不明白,那个木窗上的凤凰,翅膀那么薄,还没裂开,就像要飞出来一样。还有木梁上的花朵,花蕊那么细,怎么不会断呢?”木匠一听,顿时神采飞扬,一一道出原因,甚至把自己小时候练习的经历都告诉了记者。

还有一位中国老太太想去美国旅游,到美国领事馆办签证。签证官问:“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到美国去啊?”中国老太太说:“我身边的人,人人都说美国好,我老太活了 70 多岁,倒要去看看,看看美国到底好在哪里。”签证官听了哈哈大笑,立刻盖了签章。

3.选择式提问。很多时候人们拿不定主意,这时,给出一些选择,比考虑要干什么更具体、范围更小。

李鸿章为了训练新式军队,提高战斗力,计划在每个营队里至少安排两名德国军事教官。但是他深知如果按此直接奏报朝廷,众大臣和慈禧太后都不会同意。为此,他在奏章说,军队里有人主张每个营要安排两个德国军事教官,有人却说至少要安排五个才有用,为此争论不休。请朝廷决断。这下,大臣们都在争论到底是几个,没有人考虑要或不要安排。最后每个营安排了3个德国教官,李鸿章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最后,提问要掌握好节奏。提问的时机要恰到好处。不要在对方连续发言时急于打断对方而提问,这样不但不礼貌,而且无法得知全部的信息,反而暴露了己方的意图,或者漏掉本应知晓的信息。有问题可以先记下来,等会儿再问。当然,如果对方喋喋不休,长篇大论,冗长拖沓,那不妨在对方发言的间隙之间提出问题。例如,利用对方点烟、喝水、拿资料的时候,趁机发问:“你讲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我们大概清楚了,下面是不是看看价格和售后?”

有的时候,由于客户比较圆滑,一直不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反复一直追问同一类问题“您刚才说的钢材成分,到底是多少呢?”“如果你们自己不清楚,我们需要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一下。”而有些时候,提出问题后我们应该闭口不言,只待对方回复。由于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对方就必须回答问题以打破沉默,他们将承担打破沉默的义务,这无形中给对方施加了一种压力。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