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是一种非常好的商业形态 ,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小而美”类型的公司。我的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小而美”公司,“小”主要体现在人员架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美”主要体现在产品种类、客户印象等方面,我身边也有很多成功的“小而美’企业,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活得很滋润。
所以说,不是所有公司都一定要走“大而强”的道路,当你在追求“大而强”的过程中发现方向不对的时候,就要马上向“小而美”进行调整,这时候很可能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而美”的亚马逊团队配置3个人就可以了,一个人负责采购,一个人负责美工,另外一个人负责运营。这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白”用户千万不要去找蓝海,亚马逊的蓝海只有成熟的大卖家才可以去做,新卖家哪怕做到了第一名 ,每天也只能出几单,最多不过十几单,利润可能连人员的基本开支都不够。
真正的蓝海在红海里面,红海代表什么?代表竞争大,体量也大,客户的需求量更大,所以即便已经有很多卖家,也有属于你的机会。那么怎么样脱颖而出呢,就是要打造不一样的卖点,比如大家都在卖蓝牙耳机,你就卖一个防水的蓝牙耳机,等到别人都卖防水的蓝牙耳机了,你就做出来一个可以支持水下10米的蓝牙耳机,这才是属于你的蓝海,才是真正的蓝海,这个可以理解为“小而美”的市场。
另外,有人说亚马逊是重产品而轻运营的,这主要是指我们后期的模式要轻,并不是要我们在前期筹备的时候也去轻,我们前期还是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产品的打造上,包括产品的描述包括关键词的设置,包括图片的拍摄等,要努力做到让消费者一看就懂,懂了就下单,这样就进入了一个好的状态。
当然,“小而美”和"大而强”是可以在一家企业中共存的,尤其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传统企业有研发、有生产、有销售、有质检等部门,这就是“大而强”。打造精品,由B2B向B2C进行转型,以及占领细分市场或者特殊消费人群的心智,就是“小而美”。公司的内部人员从市场终端准确了解和洞悉消费者的需求,然后让研发人员去开发相应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不过传统工厂要做“小而美” ,存在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运营人员的思维方法问题,一些运营人员可能做惯了B2B业务,已经有了路径依赖,有了固化思维,很难调整到B2C或者“小而美”方面了,工作无法做得非常细致。而且对于不同的平台,他们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区分,喜欢用同样的方法去操作,因为省事。但不同平台的规则是不一样的,比如亚 逊就是搜索类的购物引擎,Wish是推送类的购物引擎,二者在运营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企业的运营人员不能很敏锐地把握这一点,想要做好“小而美”,想要做好跨境电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