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成为物流前沿科技应用中的“扛把子”,这方面最早应用于工厂生产。物流机器人属于综合学科,常见的如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复杂的物流运作和成本高昂是过去采用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障碍,随着AI产业的落地,机器人替代人工已经不再是口号。智能仓储系统和机器人可以实现库存、物流及订单处理的无缝集成。
机器人颠覆了传统的业务流程,并消除了人为因素付出的隐性管理成本,如Kiva 类的 AGV,将传统人拣货变成“货到人”,将定制的货架吊起来送到工人面前,多层货架二面/四面取货。机器人可以将储存与分拣两个原本分离的环节进行合并,也可以将集中式拣货作业转化为分布式作业,在提升效率、节省人力、减少占地等方面优势突出。轨道穿梭小车可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取货、运送、置等任务,更擅长批量拣选;自动导航搬运的协作机器人、自动工具车及EBOT 拣货助手可以省去人工推车和整理,自动将货物搬运到指定区域;上架时通过机器人搭配可升降载具,将托盘上的货物搬运到货架上;包装机器人可以通过计算来推荐最合适的包装箱,完成一系列称重、贴标签、扫描及复核等打包工作。
然而电商领域很难做到全自动化,因为多品种、包装规格差异等定制类的产品导致智能设备很难适应。包装比较单一或标准化的、出单量大的快消品或单个成品的自动化效果更明显,比如烟草、饮料、服装等产品。如果公司规模和业务量达不到一定程度,大量购买自动化设备和配备专业人员则会导致投资浪费,海外仓投资者更愿意以低投资起步。如果对未来预测不准,仓储单量上升,设备规模太小又满足不了需要,则会面对更多额外的自动化扩容支出,缺少人工即来即去的灵活性。另外,人与自动化也存在一个矛盾过程,例如高度自动化装卸的港口码头不断压缩所需要的劳动力,这在国外常遭到沿岸工会的排斥。伴随AI朝着认知计算(CognitiveComputing)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高阶机器人将会实现所有的流程都融入自主协作,和周围真实环境互动。
京东“无人仓”由货架穿梭车RGV、拣选机器人Delta、堆垛机器人、库存盘点Sawyer、包装机械手 Baxter、智能叉车、自动分拣线、搬运及分拣AGV等组成,其存取效率、并联机器人拣选及自动包装速度都远远高于传统人工速度。国产AGV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和个性化服务,有新松、海康、快仓、Geek+、昆船、机科、华晓精密、远能等众多品牌。机器人是非常综合化的技术复合体,仍有待在图像识别、抓取感应、自动避让、实时计算等方面有新的研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