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海外仓,有必要对落地国家的配送资源及政策深入了解,其中邮政和商业快递都必不可少。邮政是收派包裹“首尾一公里”的主力,跨境物流包裹的80%都要经过全球邮政网络,也是仅有一网包运全球任何地方的物流。

邮政业古老的历史、古板的形象,常被认为是脱离市场的组织,这也与邮政长期特有的“半官半商”的性质有关:(1)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邮政仍然是完全国有制的,邮政在有些国家除了扮演商业包裹运输的角色,还承担着传递信函、选票、公文及揽储、应急运输等一定的政府职能。(2)大部分市场都存在Postal Monopoly(邮政垄断)的法律监管,即信件和具有信件或通讯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仍由邮政企业专营。(3)已企业化的邮政公司受体制所限,机制不灵活、进化转型慢,市场化或现代化管理程度低。例如,美国邮局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用武力来保证邮路畅通。而这种信使通讯的性质,也让我国的“邮、电”合营了很长时间,直至20世纪末电信业实现网络化,我国的“邮、电”才正式分营,至今很多国家的邮政还保留了电信运营的许可及业务。“行邮万里、国脉所系",邮政所至,主权所在,邮票的发行也具有官方意义。新时代,邮政的通信功能大幅减弱,很多寄递业务无法商业化运营,要靠政府来补贴。如在边防及偏远乡村,只有邮局按时来送报刊和包裹,承担了普遍服务义务“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简称为USO)。

国家对普遍服务的补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普惠福利,平信和普通挂号信的价格不受市场的调控而保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但低廉的价格不匹配高时限的服务,“驼/马班”的乡邮路及“水上离岛”的邮路等低频次递送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

出于机要通信和信息安全等考虑,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全程追踪的时限包裹才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服务。但各国对邮政信件的监管一直存在难以界定属性的难题,例如私营快递商大量承接各类商业文书及票据,邮政企业的服务无法满足这类高时效的需求等。

因此,在全球市场经济浪潮下,多数国家的邮政业都已经政企分开,邮政这种“公共服务”可以被指定、外包或社会招标,甚至在个别国家私营企业也开始提供邮政服务( Postal Services),从总体上看,政府对商业快递经营范围的监管日趋淡化,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在逐步放开,政府继续行使邮政监管、普遍服务定价及补贴或减免税等职能。2018年《快递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邮政业监管的成熟。

全球邮政信件量下滑趋势已存在很多年,而且不可逆转,扭亏成为很多国家邮政的棘手课题。为此,很多政府对国有化的邮政企业进行了股份化、私有化或免去专营权的改革,以提升其参与市场的竞争活力。

邮政企业鉴于既有的庞大的网络设施和投递队伍,向综合性物流服务商转型是其主要选择,拥抱新模式、新业务并进行有限的多元化拓展。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