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机,中小外贸企业逆转局面的6大关键点

2.数字化让企业具备6大抗风险能力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登陆数字化贸易平台、通过数字化“武装自己”的中小外贸企业,不仅拓展新客群的效率更高,履约交付更有保障,而且还获得了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快的产品创新能力,更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更少的中间环节,从而提升整体利润率,不易受外部风险的影响。

(1)让企业获得更多新客户

数字化营销通常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社群营销、视频营销、网红营销等多种方式,其中又以搜索引擎营销最为常用。此外,社群、网红、直播等新模式则是近年来兴起的营销方式,通过社交的方式,能够覆盖到更多用户,具有传播范围广、灵活性强、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新选择。

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例,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营销模式,还提供了买家行为数据分析工具。企业可以通过采集买家地域数据,了解主营市场;通过分析买家的浏览量和不同页面的停留时长,了解其对不同商品的喜好;通过智能分析常用搜索词,了解用户的准确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让数字化营销更高效、更简单、更精准。

安徽金选工艺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开通阿里巴巴国际站,快速成为行业TOP商家。通过外贸学院和阿里区域组织的线下培训学习,企业运营人员掌握了平台操作技巧,通过不断观察数据变化,分析关键词频率、平均点击量、推广时长等数据,在线营销水平不断提升。使外贸直通车推广时长从9小时提高到20小时,点击率从0.6%提升到1.5%,平均点击花费从11元降低到9元,询盘量超过同行平均水平,订单转化率高于同行商家5倍以上。

(2)让供应链更加可控

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中小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无论是自产或代工、销售或其他角色,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上下游的影响。以往擅长“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暴露出与产业上下游的衔接较为松散、难以统筹协调等问题。与传统线性结构的供应链不

同,数字化打破了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孤岛”,使供应链更加可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供应链的整体设计、需求预测、可视物流、智能采购、智能仓储、流程管理、最后一公里配送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状的有机生态系统。

数字化外贸供应链应更具柔性和韧性。信息的及时共享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先进算法分析技术,使外贸企业能够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异常提前做出预判,推动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的“感应—反应”模式向“预测—执行”模式转变,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使其更具柔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外贸供应链在网状结构下达成多方协作及信息共享,并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自主监测和控制,实现动态调整与优化,提高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使其更具韧性。

例如,福建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石英钟、玻璃钟及相关配件的生产厂家,拥有先进的石英钟生产线和产品检测设备,年产各式石英钟300多万台,产品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英姿钟表总经理陈黄婷是南京大学生物系的高材生,在国外深造多年,敢尝试、敢创新。她每年会投入50多万用于钉钉后台功能的再开发,提升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大量合作伙伴进行管理和协同。正是因为这样的尝试,在2月份疫情期间,陈黄婷通过钉钉,可以完全掌控了从下单到生产动态乃至检验环节的整个生产过程,不仅实现了全部数字化,而且规避了因某些供应链节点上出现问题而造成整个供应链瘫痪的风险,并将人效提高了50%以上。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