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起源于奴隶社会,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跨越国界而产生的,然而贸易术语却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记载,中世纪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备船将货物运到国外,在当地市场直接销售。也有一些商人则亲自到国外采购货物然后运回国内。还有的是两者兼顾,在售出货物的同时,购进所需的货物。不论哪种方式,都是由货主自己承担货物在长途运输中的全部风险、责任和费用。这些做法是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那时还没有关于贸易术语的记载。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装运港船上交货的术语,即 Free on Board(FOB)。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所谓的FOB,是指买方事先在装运港口租定一条船,并要求卖方将其售出的货物交到买方租好的船上。买方自始至终在船上监督交货的情况,并对货物进行检查,如果他认为货物与他先前看到的样品相符,就在当时当地偿付货款。这一描述的情景虽然有别于今天使用的凭单交货的FOB术语,但可以说它是FOB的雏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纷成立,银行也参与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到19世纪中叶,以CIF为代表的单据买卖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做法。

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无论在数量、名称及其内在含义方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贸易发展的需要,新的术语应运而生,过时的术语则逐渐被淘汰。例如,国际商会于1936年制定并于1953年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通则》)中只包括了9种贸易术语,后来,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通则》做了多次修订。为适应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增加了起运地机场交货术语(F0A); 为适应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的要求,增加了货交承运人(FRC)等术语。当《1980 通则》问世时,它所包含的贸易术语已增加到14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脑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在发达国家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也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进一步普及。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国际商会又于1990年推出了《1990 通则》,简称《90 通则》。在《90通则》中,删除了仅适用于单一运输方式的铁路交货(FOR/FOT) 和起运地机场交货,增加了未完税交货(DDU)。这样,将原来的14种术语改为13种,并且对部分术语的国际代码做了适当的改动,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20 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商会又根据新技术革命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对已使用了十年的《90通则》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在此基础上推出了《2000 通则》。新通则保留了原来的13种术语,只是在对当事人的有关义务的规定方面做了适当的变更。后来,国际商会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00通则》进行了修订,增删了部分术语,将原来的13种术语改为11种,并由此产生了《2010 通则》。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贸易术语是在贸易实践中产生的,促进了业务的发展,并且随着贸易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