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外贸一体化

内外贸易一体化这不是一个严格的教科书概念,对其内涵和延伸没有统一和标准化的解释。一般来说,内外贸一体化是内外贸经营模式、中介协调结构和政府管理体系的新概念,具有市场因素和上层建筑的意义。

在企业层面,内外贸一体化主要是指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实力独立选择经营内容和经营模式,不受内外贸界限的限制。在上层建筑层面,内外贸一体化是指内外贸和整个流通产业的统一、集中的协调和行政管理。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

国内外贸易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独特产品,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国内外贸易管理的一体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对外贸易在新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导致国内外贸易的地位不同,进一步影响了国内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演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国内外贸易分割管理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割管理影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商业流通的发展;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明显下降,短期内难以恢复,经济增长重点开始向国内消费市场实施战略转移。中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的概念。掌握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内涵,具体操作层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概念的整合。我国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开放和竞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辅以必要的宏观监管,使市场实体在开放竞争中适者生存。为了实现内外贸易的整合,解决长期的分割情况,我们必须首先突破内外贸易分割的传统概念,以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统一协调,取代过去内外贸易不相关的分割概念。在把握这一问题时,关键是要从商品交换经济开放的本质特征来理解市场经济的要求。封闭和分割不是市场经济。同时,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也同样重要。在增加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同时,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附属经济的分裂局面,引导和突破概念,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自由流通市场。

二是体制一体化。观念调整是基础,体制建设是重要保障。在认识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性后,体制改革的跟进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2003年,商务部成立,宏观上确立了内外贸管理机构的存在,各省市也相应开始了相应的机构调整。虽然这一过程尚未完成,但总体上保证了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的外部机制要求。同时,在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系时,要充分重视建立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等方面实现一体化。

第三,业务一体化。目前,我国国内外贸易企业独立经营,国内贸易企业只从事国内贸易,外贸企业专门从事外贸,缺乏沟通与合作。因此,为了解决国内外贸一体化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从具体层面实现业务实体的一体化。原国内贸易企业可以从事外贸,原外贸企业也可以从事国内贸易,打破国内外贸易企业的分割局面。在鼓励国内外贸企业管理一体化的法律和政策中,也应支持业务实体的多样化,允许各种所有制、各行业企业进入国内外贸易业务,为私营企业、制造商、物流经营者等领域的顺利进入创造便利,丰富国内外贸易市场运营实体的组成部分,积极竞争。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理念

(一)协调各种关系

首先,国内外贸易与外贸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外贸在我国经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过于关注外贸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此外,一些盲目追求顺差的错误理解导致了重外贸、轻内贸的不平衡,外贸发展明显高于国内贸易。在中国外贸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国内消费市场势在必行。如何促进国内外贸易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是正确处理国内外贸易关系,两者同样重要,必须平衡发展,不能浪费其中一个。目前,国内外贸易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打击国外贸易发展的情况下,成功地将外贸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转移到国内市场,实现出口到国内销售。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国内外贸易监管体系、交易程序、产品质量标准、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实现国内外贸易产能的被动转移。

其次,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贸易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是促进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调整作用,促进国内外贸易企业的沟通与整合,通过市场竞争完成适者生存,形成一批国内外贸易联动发展优质企业,国有企业也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其优势,但不应出现太多的政府影子。在国内外贸易联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在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内外贸易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明确边界,但干扰市场。

第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开放性是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基本要求。贸易的特点不仅需要对外开放,还需要对内开放。两者同样重要。对内开放是基础。只有对内开放和透明,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外开放,实现更好的延伸和发展。目前,我国有一种情况,即一方面高喊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层层措施,防止外省和地区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保护当地产业。这种地方分离的局面。它是国内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商品、资本和技术自由流通的最大障碍。打破诸侯经济形势,实现全面开放是统一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统一国内市场,才能谈国内外市场的融合。

(二)完善流通体系

流通是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基础。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领先和基础产业,在促进进出口贸易和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改善内外贸易流通渠道,实现无缝联系,是开放内外贸易、实现内外贸易联动发展的重要突破。

首先,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流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市场体系,无法为内外贸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外部环境。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纵向、块分割、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工切断了商品流程和流通网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遗留与市场经济新要求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难以解决。从体制上看,内外贸的分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虽然商务部的建立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但在内外贸统一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商务部的建立是在原外贸部的基础上增加一小部分内贸。在这种简单的合并和拼凑下,内外贸的统一协调发展可以说是一大步。lEt国内外贸易部门和局都有自己的业务类别,缺乏相互的联系和合作。国内外贸易不能真正整合,这对整个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在现有国内外贸易统一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加快流通体系创新,不断解决剩余问题,突破层层分割,加强理论、政策、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内外贸易交流与合作,使国内外贸易真正实现无障碍沟通。

其次,加强流通法制建设。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国内外贸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障碍已基本消除,跨境经营之间没有制度约束。但在流程、交易规则、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国内外贸易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国内贸易法律法规不完善,难以符合国际规则。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外贸行业基本上已成为一个开放的行业,特别是加入WTO此后,经过多次推广,基于《对外贸易法》的法律法规基本符合国际惯例。相比之下,国内贸易法律法规严重缺乏,许多基本立法工作没有跟上,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市场体系等方面。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国内外贸易和国内外投资统一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促进国内外贸易交流,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三,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产业是加快国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培育大型跨国公司和综合性商业社会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突破[21。要建设中国统一的大型商品流通市场,完善大型流通体系,必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发展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虽然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但整体流通行业仍相对落后,流通企业规模、组织程度弱、小、分散、差的特点仍然非常突出。因此,应积极鼓励大型商业零售企业通过市场手段有效重组分散的交易市场资源,发挥规模效应,在业务运营模式上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国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促进国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品设计的发展,努力实现大型商品和服务的发展。

(三)打造品牌优势

作为国内外贸易活动的主体,贸易活动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品牌方面一直缺乏竞争力。虽然出口商品结构主要从初级产品转向工业成品,但大多通过材料加工和装配参与国际贸易。科技含量低,缺乏品牌影响力,利润率低。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低成本优势也在减弱,劳动力价格逐渐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在此背景下,外贸企业应将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到战略高度,逐步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诚信管理,打造强势品牌。学习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成功例子,开拓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自主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海尔、联想、中国银行等入围世界500强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企业开始专注于品牌建设,战略上开始对品牌资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足够的关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当地品牌的创造模式。消费者对品牌所有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当地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中国品牌在外贸中存在的问题:独立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数量相对较少;自有品牌出口对外贸贡献较低,中国品牌产品在外贸中的份额极为有限。从出口商品贸易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约占50%,一般贸易中有一半以上是OEM生产。从品牌发展环境来看,国际品牌出口对外贸易的贡献较低,中国品牌产品在外贸中的份额极其有限。从出口商品牌贸易的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占50%,一般贸易的一半以上是OEM生产。

在我国外贸企业缺乏独立品牌,出口产品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的现实中,我国出口企业应通过提高产品核心价值的突破,实现独立品牌的培育。制定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培育自己的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品牌展览建设,为中外企业提供信息、采购和合作平台,发展国际市场,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最后,政府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政府应帮助企业成功定位产品,了解受众,挖掘品牌价值。同时,建立和完善品牌评价体系、品牌推广体系、品牌保护体系和品牌推广体系,为我国自身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连连国际 (LianLian Global) 是连连数字旗下跨境支付核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