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电”分营后,邮政留下了四大业务:报纸刊物、快递包裹、汇兑和信函,在这四大业务中,除了快递包裹的业务,其他业务都在萎缩。穷则变、变则通,各国邮政都在进行着“转型”的尝试。依托UPU体系和邮关合作的资源优势,邮政包裹服务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及全球通达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只要有邮局的地方就都可以到达。邮政包裹在线制单及实物交运方便,计费方式简单,邮资支付已不用邮票或邮资机,可系统对接电子化对账。相比商业公司,邮政对物流产品的创新和网络操盘能力偏弱,集中在以下几种基础服务中。

邮政特快专递(Express Mail Service,EMS),是UPU管理下的国际邮件快速递要想解读国际邮件的运行轨迹,就需要了解其运营规则。“邮编”对于跨境电商的发货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国家的最后一公里仍由邮政网络掌控,因此大部分商业快递也要共享使用这些邮编与地址库。邮编是邮政经营及揽投区域的划分,体现网格化管理,由 Destination DeliveryUnit(配送单元)或Local Post Office(社区邮局)覆盖,体现邮政运营网络的末端划分。

国际邮件互换局(Offices of Exchange,简称为OE),是各国邮政网络对外的网关( Gateway ),是向境外(Extra-territorial)邮政机构封发邮件总包,及接收、开拆、处理境外邮政发来的邮件总包的海关监管及国际邮件处理场所。多数国家和地区,出于空运资源、口岸或边境管理等条件考虑,会有一个或几个OE集中与外面的邮政交换。由于海关及税务等管理体系,中国几乎每个省都有OE。邮件在OE的清关,由“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简称为“驻邮办”或“邮办处")行使进出口国际邮件的监管操作,是海关为邮政系统“非贸易性物品”开辟的专用通关通道。

国际邮件运转有特定的监管规则,在海陆空相关跨境运输公约及清关、检查等方面, UPU 的邮件标准自成体系,总体比贸易通行准则简单。

航空邮件涉及的数据标准,如CARDIT 及RESDIT等,与航空货运的EDIFACT 及 ASC X.12等通用标准不同。函件报关单CN22是国际小包使用的“报关签条”(货值<300SDR),而若寄送的EMS或国际邮包超过此限值,则需要附上两张CN23海关申报单,可以采用英文或者法文填写。补充申报、退运、按货物报关等手续,购买的商品的发票或相关价格证明、收件人ID、联系方式等材料将通过邮政公司提交给海关审核,海关审核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包括放行、缴税或退运等)。

国际邮件在收、运、转、派等过程中的操作与信息节点。UPU有QCS质量监控系统,用来约束各国邮政在运输和投递他国邮件时的质量,并与结算挂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