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来测定产品的--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得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产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判断的活动。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所作的定义是: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客观存在的随机波动,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质量检验是很有必要性的。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专业分工的细化,检验才从生产加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但检验仍然是加工制造的补充。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后来的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们全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时,决不能削弱质量检验工作和取消质量检验机构。
质量检验的具体工作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处理。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可靠而完善的检测手段;明确而清楚的检验标准。
调查表也称为查检表、核对表等,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质量原始数据,确认事实并对质量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常用的调查表有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废品分类统计表,产品故障调查表,工序质量调查表,产品缺陷调查表等。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一)检验对象
检验的对象是产品。产品可以是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和成品。可以是单个成品或成批产品。
(二)检验依据
检验依据是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制造工艺和供需合同等。产品的技术标准是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技术标准中规定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等内容。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是产品制造、检验、安装、调试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也是供需双方表达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工艺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各种技术条件。
(三)检验手段
在检验活动中必须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判断。因而必须具备一定的检验手段。检验手段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指人员和资源,即:具备所从事检验工作技能的人员、检验场所和设施、测试仪器和计量器具,检验过程所必需的消耗品(如化学试剂)以及能源(如水、电、煤气等)等。软件主要指检验方法。
(四)检验数据
在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测试后,被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可以用数据来表示。数据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的依据。若质量特性是计量值,数据可以用具有确定单位的量值来表示;若质量特性是计数值,数据可用离散数值来表示。例如规定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用“1”表示。在划分若干等级的场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不同的等级。在抽样检验的场合,在对样本单位(样品)检验的基础上,还必须统计样本的质量数据(如样本的不合格数或不合格品数、样本的平均值、样本的标准差等)。
(五)检验结论
判定产品的质量的合格性是产品质量检验活动的目的。在获取产品质量特性的数据之后,必须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确定产品的合格性,并作出检验结论。对单个产品,一般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或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批次产品,必须将样本的检验结果,依据抽样方案中的判断规则进行比较,并判断检查批是否合格。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
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3)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人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
4.报告功能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质量检验的方法
质量检验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全数检验;
2.抽样检验。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质量检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1.按检验工作的顺序分,有预先检验,中间检验和最后检验。
2.按检验地点不同,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
3.按检验的预防性可分为首件检验和统计检验。
质量检验的作用
1.把关作用
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作用,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这种作用存在于质量管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如前所述,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料、法、环等诸要素,都可能对生产过程的变化产生影响,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道工序都保证100%的生产合格产品,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通过质量检验把关,挑出不合格品以保证产品质量,是完全必要的。当然,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但检验工作是不可取消和替代的。只有通过质量检验,实行严格的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质量。
2.预防作用
质量检验不仅起着把关作用,而且起着预防作用,这是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质量检验的所在。广义说,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前工序的把关检验,对后面的生产过程和下工序生产,都起到了预防的作用。此外,这种预防作用还表现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检验收集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工序能力测定或绘制控制图,以了解工序能力状况。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生产过程出现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以提高工序能力、消除生产过程的异常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实践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再有,在一批产品投产前、一个轮班开始加工一批产品时,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调整后开始生产时,都要进行首件检验;在正式成批生产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
3.报告作用
报告作用也就是信息反馈作用。为了使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做出正确的质量决策,质量检验部门必须把检验结果(特别是计算所得的指标),用报告的形式,反馈给领导及有关管理部门,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4.改进作用
充分发挥质量检验的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是质量检验参与质量改进工作,这也是质量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活动的具体体现。质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担任。他们经常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比设计、工艺人员更了解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质量信息也最灵通,能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正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在管理中实行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相结合搞质量改进,对加快质量改进步伐,取得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