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批编号分布散,监管要求多,存在难面面俱到的风险

除了用于确定商品进出口关税和代征税税率外,商品编号还对应禁限管理、检疫、检验、监管证件等其他监管要求。

跨境电商零售通关编号分散

跨境传统贸易货物种类少,涉及的监管要求有限。企业经过多次进出口实践,对自身进出口全部商品编号的监管要求了然于胸,知道办理符合监管要求的相关手续。计划进出口新货物时,企业考虑到货物货值高,违反监管规定后果严重,通常会提前请专业报关企业协助首次报关,甚至首次进出口少量货物,了解新货物监管要求,熟悉通关操作流程,避免大批量进出口可能造成的严重通关差错。

跨境电商零售商品编号分布散,意味着每种商品监管要求差别较大。每批商品种类多,编号多,汇总监管要求很多、导致企业难以面面俱到准确应对每一个监管要求。商品应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商品编号不断变化,每批商品涉及的监管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企业难顾及新变化,可能错漏监管要求。

企业应认识到非涉税监管要求通常都与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等密切相关,发生相关违法违规情事时,将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危害,要承担较严重的法律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补缴税款或缴纳罚金;应对不同监管要求,分类分工,由专人负责、全面了解监管规定、通关要求、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特别要避免进出口禁止类商品到货后未能提交监管证件等无法补救的行为;建立监管要求调整预警机制,关注主管部门商品监管要求的调整变化,对所销售商品监控通关错误情事,发现涉及监管要求增加或错漏监管要求的,及时向相关主体发出通关预警,暂停商品销售,采取合法应对措施,确保商品符合监管要求后再恢复销售,避免企业没有掌握监管要求变化,从而导致商品不符合最新监管要求而无法通关的风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