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共识,准确商品归类。《协调制度》为全球贸易商品归类提供了统一标准指引,同一个商品按照《协调制度》归类,理论上在全球只有唯一6位商品编码,实际上却可能完全不同。每个人对《协调制度》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对归类总规则理解运用不同,在专业知识、经验教训、擅长领域等存在差异,可能形成迥异不同的个人归类习惯和操作,导致归类结果不一致;每个人对同一商品的认识了解程度不同,特别是成分、功能 、用途等比较复杂的商品,可能形成不同商品认知结果,最终导致归类结果不一致。

为了提升商品归类准确性,应加强归类人员业务培训,全面准确掌握《协调制度》,规范熟练运用归类总规则,确保商品归类专业操作统一;应统一归类人员对商品的认知结果,使用统一完整的商品信息,区分商品类型采用相应的认知方法,确保商品归类信息致。归类人员的专业操作越统规范,对商品了解越统一完整,归类结果就越统一准确。

商品归类

了解市场准确商品归类。《协调制度》对已有商品分类,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无法预知未来市场商品变化,无法提前对未来商品准确分类。市场新消费需求不断涌现,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材料工具不断改进,生产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新商品层出不穷,可能超出(协调制度》分类范围,无法准确核定属于《协调制度》的商品编码。

商品编号是进出口通关重要数据,涉及禁限管制、税收成本、出口退税等重要内容,个别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故意将商品归类为想要的编号,而不是正确的编号,例如将高税率的正确编号改为低税率的错误编号,甚至引发行业跟风模仿。归类人员应密切关注市场新商品,及时全面完整了解商品属性,规范按照《协调制度》归类方法,确定商品编号,同时要关注行业归类倾向,及时纠正归类错误,避免跟风犯错。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