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现行法律经过梳理,可以分为五个子类:

一是规范对外贸易主体、贸易规范、贸易监管的一般性法律。跨境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很多具有贸易主体的地位,对跨境B2B电子商务而言,仍然适用于货物贸易的情形。在这方面,我国出台的最重要的法律基础是《对外贸易法》。在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中,规范了贸易参与者、货物进出口、贸易秩序、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等。从根本上确立了贸易参与者的备案登记,对货物进出口的许可管理和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与此同时,针对贸易参与者的登记问题,又出台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规范登记需要递交的材料和审核细节。针对货物进出口环节,我国还制定了《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具体规定了对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自由进出口等的管理措施。

二是贸易合同方面的法律。跨境电子商务的合约除了电子合同的属性外,还具有贸易合同的性质。当前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该公约实际规范的是一般贸易形态的。商业主体之间的,非个人使用、非消费行为的货物销售合同订立。该公约具体规范了合同订立行为,货物销售,卖方义务,货物相符(含货物检验行为等)。买方义务,卖方补救措施,风险转移,救济措施,宣布合同无效的效果等。同时,也需要参照我国《合同法》进行规范。我国《合同法》不仅仅规范了销售合同,而且也对商事代理方面的合同行为提出了专门的条款,对运输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作了规定。

跨境电商百科

三是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的商品需要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规范。主要涉及商品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问题的规范。我国相继出台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我国已经加人或批准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及《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协定》,在加人WTO之后同时也受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约束。这些法律以及国际公约详细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性质、实施程序和争议解决机制。

四是跨境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后期会涉及较多的跨境物流、运输问题,涉及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方面的法律。主要应参照《海商法》,《航空法》和《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承运人的责任、交货提货、保险等事项做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代理行为作了规范、厘清了代理人作为承运人的责任。这部分的法律规范同时还需要与我国的《合同法》进行参照,解决代理合同当中委托人、代理人、第三人之间的责任划分问题。货运代理的代理人身份和独立经营人身份/合同当事人的双重身份也需要参照《合同法》进行规范。

五是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和其他规定。在法律实践中,跨境电子商务常常面临商品质量的责任和纠纷。在贸易过程中,产品/商品质量问题和责任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消费者权益需要通过法律进行保护。这些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进行了梳理,以及欺诈、侵权的行为进行了规制。

这部分法律对跨境电商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主要是作为跨境电商的可参照的线下行为基础。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来说,相当多的活动实质上还是跨境贸易活动,相当部分的参与者仍然是传统贸易活动中的主体,很多贸易环节、贸易问题对跨境电子商务仍然适用。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