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产业生态“打群架”是一种理想,因为要想全靠技术平台聚合物流资源、遥控送货,目前连亚马逊都做不到。领先的跨境物流商的运营向产品化和专业化过渡,整合内外部资源,来增加流量;基于市场情报、线路成本和资源利用动态等因素,建立了智能报价系统;重复机械的工作被自动化取代,人们更多的精力被用在改进业务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投入系统和设备来比拼效率。物流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正迎来新的高潮,有先见之明的企业正全力吸纳具备数字化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工程师、体验设计师及产品经理,以特定切入点、高效开发和快速原型推出模式,为业务体系注入活力。

物流的核心离不开履约交付,自然就离不开线下的节点、通道和网络等资源要素,在这样高度分工协作的产业中,数据连接共享与资源协同网络的结合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在数据集成后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反向驱动供应链优化与物流操作自动化,从而构建出一套智能规划、敏捷调度和自动化操作的智慧物流网络,推进运营效率和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

商业江湖“招式”只有匹配“内力”才有“战斗力”,因此科技创新要融入企业文化。单纯技术层面的投入,无法弥补结构性缺陷,不能解决企业的战略性或治理性的问题。例如,很多基础工作不到位,容器工具及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数据采集的准确、完整、实时,科学的架构制度与绩效体系等,让科技动力不能有效落到执行层面。如今各行各业,战略架构、产品方案与技术实现,都不再是秘密,重要的是找到思路或契合点应用于自身规划。不可忽视技术,也不能迷信技术。技术能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但要解决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只有最佳应用场景,适合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最终实现“剑里无剑胜有剑"。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