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运营真的是非技术类岗位吗?在思考这个问题前,随机挑选了网络上对于亚马逊运营的3条招聘信息。

人物

由上述 3 条招聘信息可知,亚马逊运营对于学历和经验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简单浏览这 3 条招聘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亚马运营的职责基本围绕以下3 点展开,即销量、店铺、产品。

为了确保这几个指标保持良好,运营每天需要与 ODR、转化率、库存周转率ACoS、流量等许多指标或者数据打交道。其次,还需要懂产品、懂市场,似乎一切与网络销售相关的技能都需要掌握。唯一有衡量标准的技能只有外文水平,比如日语 N2 等级、英语四六级或者德语 B2 等级等,似乎这就是一个非技术类职位只要拥有一定的外文水平,再把国内平台的一些技巧直接照搬过来,都可以来参与这个行业,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亚马逊运营工作本身属于“入门容易精通难”的工作,而国内从业人员一般有以下几点误区:

1.没有厘清国内外平台模式与技术背景的不同。

现阶段国内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基本是参照国内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运营模式认为运营的主要职责还是产品上架、客服、售后等基本业务,甚至有很多公司把“刷单”奉为运营第一要务,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该想法首先是没有认识到国内外平台模式上的差异。亚马逊是一个 B2C 业务平台,其主要收入来源于佣金及管理费用,而国内淘宝属于 C2C 业务平台,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至于京东和天猫虽然也属于 B2C业务平,但其运营技巧及侧重点与亚马逊完全不同(京东/天猫对于入驻商品牌非常重视,而亚马逊虽然鼓励入驻商创建品牌,但是重视产品与服务本身)。

其次是没有厘清平台规则和技术背景上的差异。做国内平台有一个常态,就是不花钱几乎没有流量,所以需要靠“刷单”或者“烧钱”做广告的方式来拉动销量,其本质原因是由国内外平台搜索引擎技术的技术积累差异造成的。

亚马逊在2004年新增了A9站内搜索,其目的是确保有潜力/受费者喜爱的产品能够被检索、交易从而形成订单。亚马逊的站内搜索引擎是先进的购物平台搜索引擎,A9算法确保了亚马逊始终围绕“产品”而非“店铺”或者“品牌”,也使得中小卖家不用担心自己因为资金量小的原因竞争不过大卖家或者品牌店,只要有优秀的产品无论是谁都可以在亚马逊上获得不错的销量。

截至 2017 年3 月,亚马在研发上的投入为 174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则是 16亿美元。与此同时,亚马逊的研发投入即使是放在美国也是占据前列的。

平台研发力度和技术实力的巨大差异造就了运营模式和效果的极大不同。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运营者需要花很多工夫去琢磨营销,例如广告、活动乃至“刷单”。在亚马逊,平台只需要围绕产品展开,因为亚马逊的A9算法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实力找到优质的产品并加以推广,所以单纯营销甚至只靠“刷单”这些手段想在亚马逊上获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2.第三方辅。

很多卖家在亚马逊运营过程中,几乎全程依靠第三方辅助软件来做决策,选品用选品软件,关键字用关键字分析工具,乃至上架都是辅助上架程序,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很多第三方软件不是没有用,而是很多运营者不知道怎么用。

例如一款关键字分析工具,显示 A 关键字应该被使用,因为其流量最大,而另一款关键字分析工具,显示 B 关键字应该被使用,因为其转化率高,然后许多运营者就简单地做“五五开”,在转化率与流量间各取了个中间值以此为参考选择关键字,这都是错误的做法。

第三方辅助软件终究只是工具而已,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有汽车自行车乃至飞机等,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不仅取决于我们运用工具的熟练度(例如是否有机动车驾驶执照,如果什么都没有只能骑自行车 ),还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例如前往一个2000 米外的地点,我们可以选择汽车或者自行车,但是如果坐飞机那就不适合了)。

很多从业者认为只有编写这些工具、程序、软件才算是技术,但我想强调的是,如何高效地使用工具本身也是技术。( 当然,如果运营者自身可以制造工具那就真的属于高级运营了)。

3.没有从技术角度理解运营。

在国内平台运营可以不会技术,也可以不懂技术,因为国内平台对于运营的限制较少,运营者可通过很多手段提升曝光、销量、流量、转化,如在产品图片处写上“掌柜不在,伙计瞎卖”的幽默宣传语,或是直接打上“本月全部商品 x x 折”的优惠信息,但是这些在亚马逊上都是行不通的。

亚马逊商品销售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标准化”,大多数产品都是白底图片配以一定字符内的标题和文字产品简介与描述。亚马逊的商品信息。

在亚马逊上商品页面的操作空间是不大的,普通店铺只能优化标题、五点描述和产品介绍的排版,品牌店铺能做的无非是“A+图文”宣传页面或者视频化宣传,而这些运营手段在国内平台运营者眼中则是“基本操作”。而国内电商运营比较擅长的“刷单”“私域流量”等操作在亚马逊上难度是非常大的。前者因为 A9算法的不断更新演进被亚马逊发现,并且容易触发“操纵评论”、“操纵销量”面临封店:而后者因为亚马逊平台封闭的原因,很难将商家自己的Facebook 或者 YouTube 平台内容打通(当然,外文也成为一大门槛)。

因此,如果你要从事亚马逊运营,你可以不会技术,但是你不能不懂技术因为亚马逊平台的种种规定和限制,决定了运营者们能使用的手段极其有限,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手段内获得出色的运营成果就是运营能力及技术的体现。

如在亚马逊平台上架产品时,需要填入产品的标题和关键字,而这就几乎决定了你的产品在初期能否获得有效的曝光和流量,因此能否填写有效的关键字和标题是评判一个运营优秀与否的指标之一。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考验运营者对技术的理解,或者说对搜索引擎的理解,可以不懂 A9算法具体是怎么运算的,但是一定要清楚其背后的搜索逻辑是怎样的,各个要素的权重是怎样的,review 评分对曝光有什么影响,关键字长短对搜索排名有什么影响,标题长度对流量有什么影响,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每个运营者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思考和学习的,最终通过对亚马逊平台逻辑的抽丝剥茧形成一套具体的运营体系,使运营流程标准化,也使运营产品的成功可复制化,这才称得上是顶尖运营。很多运营者拥有一两个爆款后就认为自己摸到了运营的真谛,但是那真的可能只是凭运气,只有将产品的成功不断稳定复制的时候,你才真正掌握了亚马逊运营之道。

亚马逊运营属于电商运营,互联网行业中的另一个运营领域一一产品运营如今已经形成体系化的运营流程和标准化的数据分析。但是在亚马逊很少有运营者能够成体系地总结出一套运营流程,面对大量的数据和工作,不知道如何寻找终点,也不清楚自己做的优化有没有效果,从而导致自身运营技术一直原地踏步作为一名亚马逊跨境电商的从业者,我非常推荐和鼓励亚马逊的从业者们学习些技术类和产品类的相关知识,例如搜索引警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产品定位技术等,因为只有对某个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并将其与自身的运营工作相结合时,才能对亚马逊平台的深层逻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运营明确了上述 3点常见的误区,现在你还认为亚马逊运营是非技术类职位吗?

如果现在是,那未来还会是吗?我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将运营技巧日积月累形成自己运营思路和体系的运营者,才掌握了运营“技术”,从而能在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中获得一席之位。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