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标品的划分

1)功能层:买家对商品的功能需求没有绝对标准,例如女装类目的买家需求是好看,在没同款比较的情况下,“好看”这一因素占购买意向的大比重。

2)质量层:非标品的商品材质和工艺标准数不胜数,买家对非标品的品质认知比较弱,且较少作为核心购物因素,品牌对于非标品的质量甄别标准多为锦上添花之举。例如服饰,买家很难通过图片分辨质量层级。

3)价格层:非标品的价格因素影响较小,往往呈现分段式波动。大部分非标品买家的购物意向相对模糊,除了品质和价格,对商品的功能并没有明确的需求,就像纯粹的“逛街行为”。

2.非标品的产品图片种类选择

以服装、鞋帽产品为例,非标品一般为白底图片,其主图选择无非是考量产品展示角度与模特选择,例如正面/侧面展示,黑人/白人模特展示。在部分服装类产品的上架过程中,除了以上展示角度的不同外,还可以将图片稍做改动作为新品上架。

亚马逊商品

假设该款泳装为爆款,那么图片中展示的卖点可分为如下几个要素。

1)吊带设计。

2)荷叶边上衣。

3)椰树叶花纹。

4)高腰下装。

如果仔细考量上述的4个要素,可以发现前两个要素针对上身搭配,而后两个要素针对下身搭配,当卖点要素的主体不同时,运营者就可以将主体进行拆分。因此对于该产品,运营者可以将原本的主图拆分为上半身与下半身图片。拆分完成后,运营者可以单独选择泳装上衣以及下装的类目,将产品以新品的形式进行上架销售。此时,单独截取出来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主图也可能拥有不错的流量。

所以,对待一款产品,如果它的卖点在部分区域就体现出来,运营者就可以截取部分图片作为主图上架到不同类目中,这样不仅防止产品重复上架导致listing关联,也可以扩大曝光量,提升销售额。需要注意的是,将套装类产品进行拆分不违反上架规则:直接将图片中的搭配单品上架至其他类目中,属于踩了亚马逊上架规则的黄线但仍没有越过红线;当产品与类目完全不符时,通过该方法上架或者插入变体/更换主图的举动属于越过亚马逊规则的红线,最终会被平台禁止显示。例如,鞋子类目与服装类目不可模糊上架,否则会被亚马逊平台算法判定为违规而将listing图片禁止显示。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