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一篇推帖获得粉丝们的共鸣,他们可能会参与到这条推帖的互动中。同样,你的粉丝正在讨论的一个话题,也会吸引你的注意,可能你也希望参与其中与粉丝展开互动。此时,就可以通过回复功能直接进入互动。
在每个推帖的下方有4个链接,第一个就是回复。点击回复之后可以显示一个与发新推帖类似的输入框。如果进入推帖详情,在这个推帖下面就会默认有一个回复推帖的输入框。如果在 Twitter 中进行社交媒体互动,就可以在这里撰写推帖回复。
与新撰写推帖的不同之处是,在推帖开始的地方已经有一个“@对方账号”,表示回复推帖。在推帖中“@对方账号”可以理解为提及对方。单位时间内,提及和回复推帖数量是度量 Twitter 推帖和粉丝活跃程度及参与度的重要指标。
如果推帖被回复,那么在Twitter 中你就会看到原始推帖和你的回复之间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如图11-7所示。原始的推帖在上面,下面就是你的回复,一目了然。不管原始推帖是多久之前发的,一旦推帖被回复之后,这个原始推帖的位置就会提前到回复的时间。就好像图11-7中的这条推帖,原始推帖是几天之前的,通常这条推帖已经被隐没在过去几天的无数推帖中了。不过,因为作者的回复推帖是几小时之前的,所以在时间线上这个原始推帖不再显示在很久之前的位置,而是显示在时间线上今天的位置。另外,如果到几天前,1月31日的时间线上去寻找,已经找不到这个原始推帖了。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用户体验设计,一方面能保证用户进行社交媒体互动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到最近的推帖,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很多人不断转发和刷屏,在时间线上产生过多的重复推帖的噪声数据。通常,如果噪声数据过多,那么将会严重影响访客的阅读体验和更多访客参与讨论的热情。从这个角度而言,Twitter对数据的组织方式也为营销者提供了比较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