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市场都有分层,电商物流从全流程看也许是一种新服务或新模式,但拆解来看仍都是基本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是物品实体流动的过程,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跨境物流就是整合全球的物流,为跨境电商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一体化物流及进出口清关、本地化售后服务,涵盖各环节、多元化的经营者。以商流为参照,亚马逊2018年全球总营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来自跨境交易。2017年的全球包裹市场价值超过3500亿美元,综合物流商约占 37%,各国邮政运营商约占 24%,其他私营快递约占 39%。

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类型有很多,有上百种“物流产品”,既有按时效分类的,也有按货物轻重规格分类的,这是不同渠道商、时效线路、目的区域等维度叠加的结果。物流商的规模体量差距较大,在整个跨境电商物流业中年营收超过十亿元以上的估计不足十家。规模较大的商家,大多都以出口小包或专线类业务为主。物流需要网络覆盖,网络诠释了服务半径,是企业能力的体现,需要企业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资源沉淀。

在电商物流系统中,至少包括Fulfilment(仓储)和Delivery(配送)两个核心步骤,以达到仓配一体化,出口海外仓或进口保税仓的核心步骤也是如此,但整个跨境流程还涉及海空运、报关及境内运输等。不同类型的“仓”还要支持集运、包装及检查等其他辅助功能,实现对运输经济性及安全性的支撑。进口自营跨境电商拥有采购、销售和渠道控制的优势,倾向于把控物流,在国内外租仓;出口订单国内仓直发的形式正在减少,大部分卖家已经实现从海外仓发货。在物流上,传统贸易和跨境B2B殊途同归,但B2C业务因其具有需求的碎片化、在线化的特点,从而促成了物流环节的重构。

很多传统物流货代、电商平台、外贸卖家甚至外贸软件商都想切入跨境物流市场,例如,拥有很多品类的出口大卖家可以应对多语言、多币种、多渠道、多运输、多仓库等复杂状况,其渠道及境外资源对接能力甚至超出很多物流商。当一个市场看上去很大但利润很低时,蜂拥而至的企业都试图延伸价值链,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在市场中“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平台化或电商化的科技型创新物流公司异军突起,其中科技的应用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交易复杂性,但打包工作仍是一个几乎无法削减的人力操作。

电商是包裹业的基石,于是很多物流商对电商“念念不忘”,但“商流”和“物流”是跨界两个的生意,跨境电商涉足国际物流的比比皆是,反之却寥寥无几。每个富有战略远见的物流企业,都渴望拥有遍布全球的强大基础设施、全方位的网络通道,以及触及亿万消费者的能力。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