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卖这样的经营方式,对亚马逊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跟卖可以融合重复的listing界面,让顾客的搜索体验更好,同时还能让大家竞相抢夺购物车,从而让平台的产品价格更具吸引力。对于平台和消费者都有利的东西,亚马逊当然不会禁止它。咱们下面来看看,卖家们一般是如何去赶跟卖的。

1.跟卖软件。

这样做并不是他们亲自来帮你操作,跟上卖,而是将自己“研究和开发”的软件卖给你,让你自己用他们的软件去追卖。

该软件通常以月计费,月费从1200-1800元不等。

2.购买+pending模式。

这个方法不多讲,跟上面的方法是一种道理,区别只是软件操作与人工操作的区别。

只是人工操作的风险将远小于软件业,因为买主的帐号不一定是虚拟的,因此引起亚马逊系统恐慌的可能性要小于虚拟账户。

但这个方法也有很大风险,收到亚马逊邮件的人并不多。

3.测试订单后的投诉。

这个属于比较原始的一种赶跟卖方式,现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服务者已经不多了。

怎么没那么多?由于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如直接卖软件挣点钱。

这一方法是先下订单,然后再以客户的身份投诉,投诉手段多种多样,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找卖家的店铺投诉。

事实上卖家自己也可以这样做,只是有些卖家可能觉得自己没有从国外收货的地址,也没多少精力干这件事,于是就索性把这件事处理了。

4.对侵犯品牌的投诉。

通常的做法就是在listing里添加他们已注册的商标品牌,走品牌投诉之路。

这样的方法和自己的品牌备案的效果差不多,但现在改换品牌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这种方法也很少见。

5.对侵犯专利的申诉。

这和上面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这一项需要独立站的支持。

被诉对象选择“外观专利”投诉,然后将该产品上传到他们的独立站,上传产品后,“捏造”一个外观专利号,然后投诉。

但这一方法也并非100%能成功。

6.零计划赶跟卖。

这和抱怨品牌侵权的方式大体上差不多,也就是先在listing的title里,五点描述里面加入他们的商标,这是已经加入亚马逊零计划的商标。

接着他们又用了零计画来剔除跟卖,不过这个方法据说只是系统这个bug而已,现在操作的成功率不高。

就上述几种市场上常见的赶跟卖方式来说,赶跟卖并不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操作,卖家本身也只是因时间.资源.经验所限,所以才会去花钱赶跟卖。

在此要指出的是,尽管亚马逊允许跟售这种销售方式,但并非每一种跟售行为都能得到许可,跟售也必须在亚马逊的红线之内。

总之,假如是品牌店备案,赶跟卖相对比较简单,只需到后台的知识产权投诉处进行投诉即可。申诉后,短则半小时,多则24小时,跟售后将无影无踪。因此,花几千块去赶跟卖,还不如提前做一个商标注册计划,这就是防止一劳永逸被跟卖的办法。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