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角度量化广告效果的方法,即“多广告组的象限分析法”,而运营者可以将这种方法举一反三使用在运营团队的管理与数据分析上。当一位运营者从事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两三年后,其管理的团队一般而言会同时运营多个店铺,这时如何将这些店铺的数据进行统一直观的分析成了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难题之一。在本小节的内容中,将把“象限分析法”运用于运营团队管理中去。

一般而言,亚马逊店铺的指标是以下三点。

1利润率。

2销售额。

3单个订单成本。

前两点很好理解,第三点则不能直观计算出来,这是因为单个订单成本涉及产品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所以需要将总成本计算出来,然后将总成本除以订单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单个订单成本。

在计算出以上3个数值后,将利润率设置为横轴,单个订单成本设置为纵轴,销售额则是气泡图中气泡的面积大小(销售额越大,面积就越大 ),代入各个店铺的具体销售数据后,得到图表。

既然要使用“象限分析法”,运营者就需要将图表分为4个象限。

结合象限各自的属性,运营团队管理者可以知道I象限价值最低,即处于I象限的店铺运营状况最差,而处于V象限的店铺运营状态较好。注意,运营状态较好不代表不需要进行优化,还需要结合销售额进一步考虑,然后团队管理者就可以选择两种管理手段:优化手段或者调整手段。

1.优化手段

优化手段和广告优化方向是一致的。

简言之就是运营团队管理者要通过一些运营对策,将处于I、I、亚象限的店铺尽量优化到V象限,从而提升团队运营效率。

2.调整手段

调整手段与优化手段最大的区别就是将重点放在销售额上,即采取“开源节流”的店铺调整方式,在上述案例中就是针对处于I象限与V象限的店铺,分别对其销售额进行调整。

假设处于I象限的店铺都是老店,虽然店铺拥有一定的销售额但是因为其店铺本身拥有大量差评,而且销售的产品质量也一般,那么对于这样的店铺,运营管理者也可以直接选择不优化,即“放弃”该店铺。

同时,处于V象限的店铺,运营管理者可以不用过于优化其现有的运营模式,而是将重点放在销售额的扩增上,比如,增加现有爆款商品的变体(添加一种颜色或者增加尺码 )、尝试站内营销或者站外引流等。

对于处于其他象限的店铺,则仍以优化手段为主,调整手段为辅,直到所有店铺都能达到一个发展均衡的状态。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