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境

实施同一海关法规和关税制度的境域,即国家(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又称“税境”或“海关境域”。海关合作理事会对关境的定义是“完全实施同一海关法的地区”。

2.

实际关境

在国境内受海关监管的国际机场、码头、车站等区域。

3.

虚拟关境

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七大海关监管区域,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综合保税区、跨境保税区、物流园区、物流港区、自贸区,相当于一个最小的行政区、一个直属机关。

4.

汇总征税

海关为推进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而开展的新型集约化征税模式。运用此模式时,企业在进口货物通关时,海关不再逐票打印税单征税,而是在提供有效银行担保下办理货物放行手续。

进口企业可在每月的第5个工作日前完成上月应缴税款的汇总支付。此模式改变了海关传统的“逐票审核、先税后放”做法。

5.

货管监管

简称货管,是海关代表国家在口岸,根据《海关法》和国家其他进出口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合法进出境货物和运输工具的重要管理职权,也是海关完成征收关税、制止走私违法、编制海关统计等各项任务的基础。

6.

货运监管基本制度

对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及其所载货物,进行审单(申报)、查验、征税、放行构成货运监管既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的统一整体,是货管的基本作。

7.

查验(检查)

以经过审核的单证为依据,对货主申报的内容进行直接实际的核实和查对,除有特殊规定准予免验之外,进出境货物的运输工具均应接受海关的查验,它为打击走私违法及为征税、统计提供实际监管依据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8.

单货相符

在办理进出口海关手续时,经查验货主申报的进出口货物的单证与实际进出口货物相一致,习惯上称为单货相符。

9.

单货不符

在办理进出口海关时,货主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单证与实际进出口货物核实不一致,习惯上称为单货不符。

10.

放行

对经过审单、查验、征税监管环节后已人备单货相符的货物和运输工具签印放行的监管行为。

11.

开验

海关在查验过程中。针对有些货物做细查细验时,进行内外包装开拆核实查证的行为。

12.

开拆

海关在查验工作中,对需要重点查验的货物进行开箱拆包细验的监管行为。

13.

重封

对受海关监管的货物由于复查等原因需要再次施加关封的行为称为“重新加封”,简称重封。

14.

关封

用于海关内部联系、交接有关单证所使用的印有“海关关封”字样,可以加封的信封。

15.

关锁

一种用于对海关监管货物加封的金属制一次性使用的长条形封锁。

16.

纸封

用于加封小件海关监管物品的纸质封条。

17.

海关封志

加封海关监管物品的纸封在施封时,注明具体海关的称谓及年、月、日的称为封志。

18.

骑缝章

为了保证海关监管货物留存单据的完整齐全以及核对有关单证,在单据交接处所加盖的印章。

19.

结关

办结或暂时办结海关监管手续的行为。

20.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我国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对进出口货物和物品实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21.

进出口许可证

国家管理进出口贸易通关证件,由对外经济贸易部及其授权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局和特派员办事处审核签发,从92年起,进出口许可证上各项标注中英文对照、商品名称、编码和计量单位,采用“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

22.

三级管理

指进出口许可证的具体发证工作实行经贸部、经贸部驻口岸特派员办事处和省级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三级管理。

23.

保函

是由担保人按照海关的要求向海关提交的,订有明确义务的一种担保文件。

24.

担保

以向海关缴纳保证金或提交保证函的方式,保证在一定期内履行其承诺义务的法律行为。

25.

保证金

由担保人向海关缴纳现金的一种担保形式。

26.

滞报金

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应当向海关申报。超期未报的,从第十五天开始海关所征收的延期未报罚金称为滞报金,日征收金额为进口价格的0.5%,起征点为人民币10元,不足10元的免收。

27.

报关期限

指货物运到口岸后,法律规定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的时间限制。

28.

自动出口限额

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经贸压力下,或为了维护出口价格的稳定,而自动限制某项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

29.

出口配额证商品

在对外经贸活动中,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一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这种限制下的商品,对出口国来说就首先要领取配额证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