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贸易资金

贸易资金是指在商品流通中所支出和占用的物资、设备、费用等的货币表现。

贸易资金的构成

贸易资金由于其利用、存在方式,以及在流通中的作用不同,表现为多种类型,形成一种多维结构。

(一)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

贸易资金按其来源或所有关系不同可以分为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

1.自有资金。指贸易企业各个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和贸易企业通过经营获得的利润积累。其中,所有者投资指国家、法人和个人投入的资本金;企业积累是企业为了增强自我发展和抗风险能力,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和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取得的那部分资金,主要包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公积金按其形成渠道不同,又可分为资本公积金和赢余公积金。前者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认缴资本金的差额,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和由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本的溢差净收入;后者包括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赢余公积金和任意赢余公积金等。所有者投资和企业积累,统称为投资者权益。

2.借贷资金。又称借人资金,是贸易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的那部分资金,包括向金融机构的长期、短期借款,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长、短期债券,以及其他借款。

(二)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

贸易资金按其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及其形态变换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1.贸易固定资金。就是用于贸易固定资产投入的资金,或者说是贸易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所谓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劳动资料,如营业场地、房屋、仓库、车辆、货柜等。贸易固定资产的主要特征是:

①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

②价值量较大,价值转移速度较慢。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报废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更新,需要在使用期间内将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计入各个经营年度的流通费用中,并从实现的经营收入中得到补偿,即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形成更新固定资产的货币准备金。

③使用价值补偿与价值补偿相分离。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转移,分次得到补偿,而它的使用价值只能在其报废或更新时一次性得到补偿。

2.贸易流动资金。就是用于贸易流动资产投入的资金,或者说是贸易流动资产的货币表现。所谓流动资产,一般是指在一定的贸易营业周期内一次性耗用或可以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商品和物资(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金)、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结算资金(包括各种应收账款、票据、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其特征是:

①直接参加商品流转,并不断变换自身形态。流动资金主要用做购进商品及经营过程中的必备用品,支付人员工资和其他流通费用,这部分资金在运动中,不断地改变自身形态,即不断地由货币形态向商品形态转化,再由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反复循环。

②一次性投人使用,价值一次性全部收回并增值。在正常情况下,销售商品后收回的货币资金要比原先购买这些商品所垫付的货币资金要多,这部分增值的货币资金,不仅要补偿商品流通费用的支出,而且要有一定的利润。

③占用比重大,关系效益直接。贸易流动资产在贸易企业全部有形资产中所占比重大约80%,其中,商品存货一般又占80%左右,其使用状况对贸易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加快流动资金周转,是提高贸易经济效益的关键。

贸易资金运行的特征

贸易资金不仅具有资金运行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不同于生产资金运行的独特性。资金运行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预付性、周转性、补偿性和增值性。

(一)预付性

资金的投入都带有预付性或垫支性。贸易组织从事贸易经营活动,必须垫支两部分资金:一是为购进商品而垫支相应的资金量;二是为购置流通手段和预付流通费用而垫支的资金量。这两部分资金的投入都带有预付性质,是贸易部门开展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

(二)周转性

贸易资金运行是直接同商品购销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在发达形式的商品交换中,其运动公式为:G—W—G—W—G……。这个过程表明,贸易资金运动,必定经过“货币一商品”和“商品一货币”两个交换阶段,按照“货币一商品一货币”的形态变化,不断反复地循环和周转运动。贸易资金正是通过不断地循环和周转运动,使商品流通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保持连续不断。贸易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贸易资金运行正常,商品流通运行畅通,贸易企业经营效益也越好。所以,贸易资金周转运动是其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条件。

(三)补偿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去的货币,必须流回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这就是说,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问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商品经营者投入到流通中的商品资金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垫支,随着商品的出售,经营者预付的货币会重新回到经营者的手中。贸易组织垫支资金的回收,就是贸易资金的补偿。

(四)增值性

贸易资金在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价值量,使其在起点和终点的货币量不同。通常情况下,终点的货币量大于起点的货币量,即经营者在收回货币时可以得到一个增值。这是贸易资金运行的本质要求。

贸易资金运行不同于生产资金运行的特征是:

1.运行领域和执行的职能不同。生产资金是在生产领域运行,其职能是通过生产过程创造价值并使预付资金增值;而贸易资金是在流通领域运行,主要职能是通过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取得贸易利润。

2.运动形式和循环阶段不同。生产资本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形态。贸易资金只经过购买和销售两个阶段,采取货币资金和商品资金两种形态。

3.周转速度和占用数量不同。相对生产资金而言,贸易资金周转速度快,占用量相对要少。

4.影响因素不同。与生产资金相比,影响贸易资金运行速度和效率的因素复杂多变,不仅受经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市场、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波动性更大些。

贸易资金的管理

加强贸易资金管理,合理地占用和有效地使用贸易资金,有利于相对地减少流通领域的资金占用量,用同样多的资金完成更多的商品流转额;有利于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流通费用,增加贸易利润;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推动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

贸易资金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合理确定贸易资金的规模

贸易资金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和制约因素:

1.社会商品生产与消费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资金的规模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趋向于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客观需要量。如果贸易资金规模小于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那么,新增加的贸易投资的边际效益就会高于部门的平均效益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贸易部门。反之,则情况相反。

2.贸易本身的规模和特点。贸易量的大小、网点布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贸易加工、仓储、运输等设施的规模,决定着贸易资金的规模。同时,贸易的技术经济特点对贸易资金的规模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贸易资金规模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交换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资金的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贸易资金周转越快,所需要的贸易资金就越少。

3.社会财力资源的可供量。贸易资金的规模既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要求,根据一定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财力的可供量加以确定。

(二)合理确定贸易资金的投向

贸易资金投向的合理确定,应符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开拓,要围绕拓宽城乡工农业产品市场,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的购物环境,完善贸易网点布局,加强贸易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贸易物质技术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二是有利于国家的货币投放与货币回笼的平衡,就是要使贸易资金运动保持良性循环,促使货币及时回流到银行系统,以保持社会资金运行的正常秩序。

(三)提高贸易资金使用效益

其关键是要管好、用好贸易流动资金。因为流动资金不仅在贸易资金构成中所占比重大,而且直接参加商品周转,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贸易资金的使用效果。合理使用贸易资金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计划管理。坚持按商品流转计划和财务计划筹集、分配、使用资金,合理确定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比例,既要满足商品流通需要,又要节约使用资金。

②实行专款专用。应划清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界限,分别使用,不能挪作他用。

③严格进行核算。应根据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以及商品资金、非商品资金和结算资金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考核指标,并进行核算,促进贸易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贸易资金的功能

贸易资金的构成种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就贸易资金的共性而言,它具有以下功能:

1.表现物质价值的功能。贸易资金在运动中不断采取不同的形态,但无论它采取哪种形态,都要表现不同的物质内容。例如,在货币资金形态,它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在商品资金形态,则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商品。无论资金采取什么形态,我们都始终把它抽象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运动。

2.在资金运动中增殖的功能。贸易资金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贸易资金的增殖过程;贸易资金的运动不是单纯的形态变换,而是在不断吸收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使每一周转过程都出现一个价值增殖额,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贸易利润。

贸易资金的来源

贸易资金本质上是社会商品资金,即社会总资金的商品形式,来源于社会再生产总资金,是社会再生产总资金的组成部分。

社会再生产资金是以G—W……P……W"一G"的形式不断循环的,但生产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全部的货币资金垫付出来,他必须预先保留部分资金,以便中途追加进人生产。原因在于,再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就要求连续生产、连续销售、连续收回资金,但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并不一定能立即实现其价值,或者说不一定能立即实现最终销售。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需要在流通领域停留等待消费者购买,如果等待购买过程过长,已进人流通领域的那部分商品所占用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就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为了继续购进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就必须追加资金进入生产。所以,社会再生产必须按照生产规模和资金周转速度,保留一定比例的货币准备金,以便将它垫付出去以维持生产,并不断地通过产品最终销售得到补充。社会再生产中的这种预留资金,可以从社会生产总资金中分离出来独立运作,因为这种预留资金的一部分在再生产过程中也会成为闲置资金,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可以将它转化为社会借贷资金。在专门的独立的贸易部门出现以后,预留资金的另一部分就转化为贸易资金,供贸易部门使用。

由此可见,贸易资金来源于社会再生产总资金,是社会再生产总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社会再生产总资金中独立出来以后,其功能并未改变,仍然执行着生产资金处于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形态时的职能。它虽然由贸易部门所使用,但它并没有增加社会再生产中资金的占用量。相反,由于贸易部门集中和共同使用这部分资金,可以加速社会总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它的使用效果,相对增加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资金。

贸易资金的运动

贸易资金的运动是一种独立的价值运动,它—出现,就始终处在不断的循环周转之中。

贸易经营资金的运动,体现了贸易的职能。它的运动与企业的商品购销业务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促成社会商品交换,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联系。

商品贸易经营资金通过不断进行着的G—W—G"的形态变化,为连续的社会再生产服务。周转的第一阶段,是货市形态的资金转换成商品形态的资金,这在贸易经营中体现为商品的购进:第二阶段,是商品形态的资金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资金,这在贸易经营中体现为商品销售。,两个阶段的相继完成,也就完成了商品经营资金的一次周转。这样的周转连续不断地进行,表现为“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回来”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可见;商品经营资金的周转运动,同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的连续进行,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紧密结合。但它们又相互制约,具备一定数量的商品经营资金,是开展贸易经营活动的前提。资金供应是否充足,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购销规模的大小及其经营状况,也是影响商品经营资金占用数量和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商品经营资金的周转采取两种形态即货币形态和商品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资金总是同时并存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用自己的全部商品资金先集中购买商品,然后再去卖掉,待到全部卖掉后再去集中购进商品。而总是一面在买,付出货币,购进商品;一面在卖,付出商品,收回货币。这样,尽管从动态上看,货币资金与商品资金总是在相互交替;但从静态看,任何一个时点又同时并存。当然,在商品经营资金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货币资金与商品资金是互为消长的数量关系。

企业开展商品经营活动,除了要在货币与商品的形态上垫支商品经营资金外,还必须为预付流通费用和购置流通手段垫支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一部分资金的作用和周转方式,不同于商品经营资金的作用和周转方式,不同于商品经营资金。垫支这一部分资金不是直接用于商品买卖,而是为商品买卖从劳动耗费的支付和物化劳动的占用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周转方式不是G—W—G"的循环,而是按流通费用和流通手段的消耗与补偿形式,一次或多次地随同商品销售再返回企业。这种资金有的是固定资金,有的是流动资金。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