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量级来说,跨境电商进口不过是杯水兴波,但这两年红极一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内外差价、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多种因素,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对品质及生活方式提升的追求,消费升级也迫在眉睫。广泛而强烈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开辟了一个个新行当“海淘、代购、转运……”。

据统计,2015年中国35%的网购消费者曾以海淘的方式购买商品,而 2014 年这一比例仅为 26%°。人民意志不可违,鉴于中国特殊的消费环境,理应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政府也决心要促进消费回流国内。

于是进行政策面利好,运作合法化、简化通关流程、降低税收等一系列措施让更具性价比、更多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来。很快,那些强调安全性的产品,如食品、母婴、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国内外价差较大的品类(如服装和消费电子等)遂成为在线跨境被购买的主力。

进出口贸易

前文提到,中国跨境电商加速渗透进出口贸易,比例在 10%~20%,进口电商又只占其中少数。据估算,纯跨境进口零售交易 B2C的规模又只占20%左右,虽然保持了近60%的增长率,但整个“盘子”不够大。

政策一旦决口,各路“豪杰”都相中了这一处“风口”,跨境进口行业崛起之速,出口格局不稳,进口鏖战正酣。然而,随着前端流量平台的强势进入,上游供应链逐环节不断重构,曾经对模式的摸索和创新日渐坠入同质化竞争,进口看起来更像是国内电商传统电商的新鲜补充,或是一个组成部分。

一边重装贴身互搏,一边又裁判令响,政策查漏补缺,受 2016 年“四八新政”影响,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的估值都有待商榷,跨境进口似乎不那么气势如虹了。

但事分两面,前些年的筚路蓝缕,早期海淘的五大障碍:语言、支付、物流、清关、售后,已经基本被攻克,多渠道、多品类,直邮或保税,试点城市全面铺开,都预示着跨境进口的日趋成熟。2015 年的淘系“双 11 买全球”活动,超过 3000 万国人在当天购买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商品,接近全国出境人次的1/3,“买遍全球”此言不虚。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