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发布以后,经过24~48个小时的投放运行,Facebook 广告管理工具中就会得到关于这条广告的相关数据。

在Facebook的广告管理工具的右上角有三个下拉菜单,第一个下拉菜单是广告的数据表现,第二个下拉菜单是广告目标群体特征的细分数据。

1.广告的数据表现

在广告的数据表现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一系列的相关指标。根据指标的类型,Facebook把它们分成了若干个类别,点击对应的类别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数据。

(1)表现类别(Performance)。

该类别显示广告整体的表现。可以看到在选定期间,这条广告总共带来的转化数、覆盖人数、展示次数、单次成效费用、链接点击次数、广告花费回报(ROAS)等。

衡量一个广告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广告花费回报,通俗地说,就是1美元的广告费所能带来的销售额,因此广告花费回报越高,广告费占比就越小。比如:单次成效费用(单次广告成本)为10美元,该广告的ROAS为1.8,换算一下可以得出广告费占比为55.55%,也就意味着只要商品的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占商品售价的比例小于44.44%,这条广告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就是正的(注:这里采取了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省略了退换货成本和运营成本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其他所有成本的比例,剩下的就是广告费的比例,那么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只要保持广告费占比小于这个比例,整体就是盈利的。

(2)展示类别(Delivery)。

该类别显示广告在投放方面的数据,其中有两个数据指标比较重要。

·频次(Frequency):频次=展示次数/覆盖人数。正常情况下该数据最好小于等于2。如果频次超过2,那么就表示目标群体基本看过该广告2次以上。多次看同一条广告会使目标群体厌烦。因此,如果该数据超过2的时候,那么该广告需要更换素材或者更换目标群体。

·千次展示费用(CPM):表示广告展示1000次的费用。该数值会影响广告的覆盖人数,从而进一步影响转化人数,因此在广告投放过程中要持续对该指标保持关注。

(3)参与度类别(Engagement)。

该类别显示目标群体对广告帖子的互动程度,这里的互动包括评论、点赞、收藏、分享、点击链接等。互动程度越高,互动次数越频繁,就表示该广告越受欢迎。

2.广告目标群体特征的细分数据

在广告目标群体特征的细分数据这一栏,Facebook把它分为时间、投放、操作三类。每一类里又分为多个维度,比如时间类数据分为指定日期、周、2周、月份等维度。点击对应的类别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数据。

在投放类,可以通过年龄、性别、国家/地区、地域、多媒体素材类型、平台与设备等方面来查看广告目标群体特征,从而分析该条广告对哪类目标群体吸引力较大,判断广告投放期间目标群体反馈是否和该条广告既定的目标群体相符,从而调整优化该条广告。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